文/时代财经唐汪凯
作为掌握了代币“生杀大权”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已成为币圈最大的暴利收割机器。近日,因“交易及挖矿”模式而兴起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FCoin宣布推出全新的项目上币规则——“累计充值人数排名”上线机制。
与传统交易所动辄千万的上币费用相比,“累计充值人数排名”上线机制因其更低的上币成本展现出了强劲吸引力,短短几天内上线项目达到54个,近400家项目方排队竞争上币机会。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在FCoin创业板火热的同时,项目安全也需警惕。
上币“钱”途
据悉,该上线机制已应用于FCoin推出的全新子品牌“FCoin创业板”,累计排名前10的币种将在次日获得FCoin创业板首发开通交易的资格,免费上币。
累计充值人数排名机制指的是拥有FCoin账户的用户,如果在其FCoin账户中持有了在FCoin创业板申请上币项目的代币,即视为该用户支持该项目在FCoin创业板上市交易。
对于项目方来说,想要上市交易一般包括两种渠道:持有代币者向FCoin账户充值;或者项目方将其代币充值到用户的FCoin账户中。
与传统的火币、币安、OK三大交易所上币机制相比,FCoin创业板的最大特点是完全绕开了平台币投票机制。
上币投票机制是目前传统数字货币交易所项目上市的主流方式。以火币旗下交易平台HADAX为例。项目方代币想要在HADAX上市交易,需要由火币平台币HT的持有者进行投票,0.1HT可投一票,单个账户上线为100万票。早期用户投票支付的HT平台不予退还,平台方借此获得了暴利。
有数据统计,HADAX上币首批投票结果中,第一名达到3100万票,彼时项目方投入的HT市值约5000万元。75个项目在16天的投票周期内,火币共收回HT3800万,收益达5.7亿。
金融科技分析公司Autonomous Research发布报告显示,加密货币交易所向代币收取的上市费用,是证券交易所向券商收取费用的十倍。报告中称,加密代币上市交易所市场价格一般是100万美元,如果要获得更快的流动性,则需支付300万美元。
目前,火币HADAX已修改投票规则,用户投票免费,HT支付后予以退还。此外,HADAX还引入了超级节点投票机制,即引入行业内信誉良好的专业投资机构,协助HADAX对申请投票上币的项目进行专业的投票和点评。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上币费用依然是压在项目方身上的一座大山。
项目上交易所的成本主要分为三部分:上币成本、市值管理费用,以及在交易所做活动的大量代币支出。
有项目方透露,当前在传统三大交易所上币,花费需千万左右,包括运作成本,打点平台方、中介费用等。此外,项目方还需花费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的费用持有平台币作为项目代币上市的保证金。
甚至有区块链创业者表示,募集一个亿,交易所分走50%,投行20%,代投20%,PR再划走一部分钱,用于项目开发的额度几乎所剩无几,这样的区块链项目最终难以成形,沦落为收割韭菜的工具。
币圈“救世主”?
作为对投票上币机制的革新,FCoin创业板“累计充值人数排名”上线机制能否打破代币上市费用高昂的困局?
截至目前,FCoin创业板累计上线项目达到54个。上币排名进度列表中,排名第一的项目累计充值人数为34581人次,排名最低为3003人次。
尽管FCoin在公告中表示,创业板上线代币交易完全免费,但据时代财经了解,在现实操作过程中项目方为了能竞争突围,会选择支付一定的隐性成本。
按照FCoin创业板的上线规则,FCoin用户持有该代币地址,即视为支持该代币上线交易。但现实情况是,持有代币的用户不一定具备FCoin账户,或者拥有FCoin账户的不一定持有项目方的代币。
项目方为了使自己的代币能够顺利上线交易,选择了一条捷径:寻找中介方批量注册FCoin账户,并向账户中转入小额数量代币。
据悉,批量注册账户费用并不高,几万到十几万不等,成本主要来自于向账户转入代币所产生的矿工手续费。以7月4日上线的项目Drink为例,为了能使代币尽快转入账户,Drink曾将手续费提至40元,总共耗费200万元。
与三大交易所动辄千万的费用相比,FCoin创业板的上币费用实则低了不少。FCoin创始人张健曾公开表示,高额的上币成本,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也造成了会吆喝的比能做事的人赚到更多钱,这是个恶性循环。
从上币成本来看,FCoin创业板显然成为了项目方眼中的“网红”。FCoin官网数据,FCoin创业板支持充值的代币种类目前达到了1190种,其中382种代币进入累计排名阶段,竞争上线机会。
作为后起之秀,备受项目方青睐的FCoin创业板是否会对三大交易所业务形成威胁?
金丘区块链研究院院长洪蜀宁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FCoin推出“累积充值人数排名”上币机制,实质上是通过减免上币费的方式吸引项目方为交易所带来新增用户,而这些新用户只能从传统交易所挖来,所以会对传统交易所具有一定的冲击。
“不过FCoin创业板新用户中会有多少是有效用户还是个未知数,一方面很多项目方会伪造用户,另一方面会有大量羊毛党混入其中,所以其实际效果还需要经过实践检验。” 洪蜀宁补充说。
此外,尽管成本低是FCoin创业板具备的吸引力,但其模式却遭到了业内的质疑。
某区块链智库分析师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FCoin模式可以减少项目方的上币成本,其本质是吸引用户流量,不过这种模式存在很大的风险。
“FCoin创业板本身不审核项目方,且操作流程简单,有可能上线一些质量不高的项目,这是对用户的不负责任;其次,交易量受项目方暂时拉高,上线后可能会迅速下滑,导致行情波动,用户被套住,存在较大的交易风险。”上述分析师称。
洪蜀宁也认为,从项目安全和可靠角度来说,超级节点投票上币的方式更好一些,因为有超级节点站台的项目相对更安全。
责任编辑:cp2
《FCoin叫板三大交易所 币圈天价上币费或终结》 相关文章推荐一:FCoin叫板三大交易所 币圈天价上币费或终结
文/时代财经唐汪凯
作为掌握了代币“生杀大权”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已成为币圈最大的暴利收割机器。近日,因“交易及挖矿”模式而兴起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FCoin宣布推出全新的项目上币规则——“累计充值人数排名”上线机制。
与传统交易所动辄千万的上币费用相比,“累计充值人数排名”上线机制因其更低的上币成本展现出了强劲吸引力,短短几天内上线项目达到54个,近400家项目方排队竞争上币机会。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在FCoin创业板火热的同时,项目安全也需警惕。
上币“钱”途
据悉,该上线机制已应用于FCoin推出的全新子品牌“FCoin创业板”,累计排名前10的币种将在次日获得FCoin创业板首发开通交易的资格,免费上币。
累计充值人数排名机制指的是拥有FCoin账户的用户,如果在其FCoin账户中持有了在FCoin创业板申请上币项目的代币,即视为该用户支持该项目在FCoin创业板上市交易。
对于项目方来说,想要上市交易一般包括两种渠道:持有代币者向FCoin账户充值;或者项目方将其代币充值到用户的FCoin账户中。
与传统的火币、币安、OK三大交易所上币机制相比,FCoin创业板的最大特点是完全绕开了平台币投票机制。
上币投票机制是目前传统数字货币交易所项目上市的主流方式。以火币旗下交易平台HADAX为例。项目方代币想要在HADAX上市交易,需要由火币平台币HT的持有者进行投票,0.1HT可投一票,单个账户上线为100万票。早期用户投票支付的HT平台不予退还,平台方借此获得了暴利。
有数据统计,HADAX上币首批投票结果中,第一名达到3100万票,彼时项目方投入的HT市值约5000万元。75个项目在16天的投票周期内,火币共收回HT3800万,收益达5.7亿。
金融科技分析公司Autonomous Research发布报告显示,加密货币交易所向代币收取的上市费用,是证券交易所向券商收取费用的十倍。报告中称,加密代币上市交易所市场价格一般是100万美元,如果要获得更快的流动性,则需支付300万美元。
目前,火币HADAX已修改投票规则,用户投票免费,HT支付后予以退还。此外,HADAX还引入了超级节点投票机制,即引入行业内信誉良好的专业投资机构,协助HADAX对申请投票上币的项目进行专业的投票和点评。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上币费用依然是压在项目方身上的一座大山。
项目上交易所的成本主要分为三部分:上币成本、市值管理费用,以及在交易所做活动的大量代币支出。
有项目方透露,当前在传统三大交易所上币,花费需千万左右,包括运作成本,打点平台方、中介费用等。此外,项目方还需花费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的费用持有平台币作为项目代币上市的保证金。
甚至有区块链创业者表示,募集一个亿,交易所分走50%,投行20%,代投20%,PR再划走一部分钱,用于项目开发的额度几乎所剩无几,这样的区块链项目最终难以成形,沦落为收割韭菜的工具。
币圈“救世主”?
作为对投票上币机制的革新,FCoin创业板“累计充值人数排名”上线机制能否打破代币上市费用高昂的困局?
截至目前,FCoin创业板累计上线项目达到54个。上币排名进度列表中,排名第一的项目累计充值人数为34581人次,排名最低为3003人次。
尽管FCoin在公告中表示,创业板上线代币交易完全免费,但据时代财经了解,在现实操作过程中项目方为了能竞争突围,会选择支付一定的隐性成本。
按照FCoin创业板的上线规则,FCoin用户持有该代币地址,即视为支持该代币上线交易。但现实情况是,持有代币的用户不一定具备FCoin账户,或者拥有FCoin账户的不一定持有项目方的代币。
项目方为了使自己的代币能够顺利上线交易,选择了一条捷径:寻找中介方批量注册FCoin账户,并向账户中转入小额数量代币。
据悉,批量注册账户费用并不高,几万到十几万不等,成本主要来自于向账户转入代币所产生的矿工手续费。以7月4日上线的项目Drink为例,为了能使代币尽快转入账户,Drink曾将手续费提至40元,总共耗费200万元。
与三大交易所动辄千万的费用相比,FCoin创业板的上币费用实则低了不少。FCoin创始人张健曾公开表示,高额的上币成本,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也造成了会吆喝的比能做事的人赚到更多钱,这是个恶性循环。
从上币成本来看,FCoin创业板显然成为了项目方眼中的“网红”。FCoin官网数据,FCoin创业板支持充值的代币种类目前达到了1190种,其中382种代币进入累计排名阶段,竞争上线机会。
作为后起之秀,备受项目方青睐的FCoin创业板是否会对三大交易所业务形成威胁?
金丘区块链研究院院长洪蜀宁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FCoin推出“累积充值人数排名”上币机制,实质上是通过减免上币费的方式吸引项目方为交易所带来新增用户,而这些新用户只能从传统交易所挖来,所以会对传统交易所具有一定的冲击。
“不过FCoin创业板新用户中会有多少是有效用户还是个未知数,一方面很多项目方会伪造用户,另一方面会有大量羊毛党混入其中,所以其实际效果还需要经过实践检验。” 洪蜀宁补充说。
此外,尽管成本低是FCoin创业板具备的吸引力,但其模式却遭到了业内的质疑。
某区块链智库分析师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FCoin模式可以减少项目方的上币成本,其本质是吸引用户流量,不过这种模式存在很大的风险。
“FCoin创业板本身不审核项目方,且操作流程简单,有可能上线一些质量不高的项目,这是对用户的不负责任;其次,交易量受项目方暂时拉高,上线后可能会迅速下滑,导致行情波动,用户被套住,存在较大的交易风险。”上述分析师称。
洪蜀宁也认为,从项目安全和可靠角度来说,超级节点投票上币的方式更好一些,因为有超级节点站台的项目相对更安全。
责任编辑:cp2
《FCoin叫板三大交易所 币圈天价上币费或终结》 相关文章推荐二:FCoin叫板三大交易所,币圈天价上币费或终结?
作为掌握了代币“生杀大权”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已成为币圈最大的暴利收割机器。近日,因“交易及挖矿”模式而兴起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FCoin宣布推出全新的项目上币规则——“累计充值人数排名”上线机制。
与传统交易所动辄千万的上币费用相比,“累计充值人数排名”上线机制因其更低的上币成本展现出了强劲吸引力,短短几天内上线项目达到54个,近400家项目方排队竞争上币机会。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在FCoin创业板火热的同时,项目安全也需警惕。
据悉,该上线机制已应用于FCoin推出的全新子品牌“FCoin创业板”,累计排名前10的币种将在次日获得FCoin创业板首发开通交易的资格,免费上币。
累计充值人数排名机制指的是拥有FCoin账户的用户,如果在其FCoin账户中持有了在FCoin创业板申请上币项目的代币,即视为该用户支持该项目在FCoin创业板上市交易。
对于项目方来说,想要上市交易一般包括两种渠道:持有代币者向FCoin账户充值;或者项目方将其代币充值到用户的FCoin账户中。
与传统的火币、币安、OK三大交易所上币机制相比,FCoin创业板的最大特点是完全绕开了平台币投票机制。
上币投票机制是目前传统数字货币交易所项目上市的主流方式。以火币旗下交易平台HADAX为例。项目方代币想要在HADAX上市交易,需要由火币平台币HT的持有者进行投票,0.1HT可投一票,单个账户上线为100万票。早期用户投票支付的HT平台不予退还,平台方借此获得了暴利。
有数据统计,HADAX上币首批投票结果中,第一名达到3100万票,彼时项目方投入的HT市值约5000万元。75个项目在16天的投票周期内,火币共收回HT3800万,收益达5.7亿。
金融科技分析公司Autonomous Research发布报告显示,加密货币交易所向代币收取的上市费用,是证券交易所向券商收取费用的十倍。报告中称,加密代币上市交易所市场价格一般是100万美元,如果要获得更快的流动性,则需支付300万美元。
目前,火币HADAX已修改投票规则,用户投票免费,HT支付后予以退还。此外,HADAX还引入了超级节点投票机制,即引入行业内信誉良好的专业投资机构,协助HADAX对申请投票上币的项目进行专业的投票和点评。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上币费用依然是压在项目方身上的一座大山。
项目上交易所的成本主要分为三部分:上币成本、市值管理费用,以及在交易所做活动的大量代币支出。
有项目方透露,当前在传统三大交易所上币,花费需千万左右,包括运作成本,打点平台方、中介费用等。此外,项目方还需花费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的费用持有平台币作为项目代币上市的保证金。
甚至有区块链创业者表示,募集一个亿,交易所分走50%,投行20%,代投20%,PR再划走一部分钱,用于项目开发的额度几乎所剩无几,这样的区块链项目最终难以成形,沦落为收割韭菜的工具。
作为对投票上币机制的革新,FCoin创业板“累计充值人数排名”上线机制能否打破代币上市费用高昂的困局?
截至目前,FCoin创业板累计上线项目达到54个。上币排名进度列表中,排名第一的项目累计充值人数为34581人次,排名最低为3003人次。
尽管FCoin在公告中表示,创业板上线代币交易完全免费,但据时代财经了解,在现实操作过程中项目方为了能竞争突围,会选择支付一定的隐性成本。
按照FCoin创业板的上线规则,FCoin用户持有该代币地址,即视为支持该代币上线交易。但现实情况是,持有代币的用户不一定具备FCoin账户,或者拥有FCoin账户的不一定持有项目方的代币。
项目方为了使自己的代币能够顺利上线交易,选择了一条捷径:寻找中介方批量注册FCoin账户,并向账户中转入小额数量代币。
据悉,批量注册账户费用并不高,几万到十几万不等,成本主要来自于向账户转入代币所产生的矿工手续费。以7月4日上线的项目Drink为例,为了能使代币尽快转入账户,Drink曾将手续费提至40元,总共耗费200万元。
与三大交易所动辄千万的费用相比,FCoin创业板的上币费用实则低了不少。FCoin创始人张健曾公开表示,高额的上币成本,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也造成了会吆喝的比能做事的人赚到更多钱,这是个恶性循环。
从上币成本来看,FCoin创业板显然成为了项目方眼中的“网红”。FCoin官网数据,FCoin创业板支持充值的代币种类目前达到了1190种,其中382种代币进入累计排名阶段,竞争上线机会。
作为后起之秀,备受项目方青睐的FCoin创业板是否会对三大交易所业务形成威胁?
金丘区块链研究院院长洪蜀宁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FCoin推出“累积充值人数排名”上币机制,实质上是通过减免上币费的方式吸引项目方为交易所带来新增用户,而这些新用户只能从传统交易所挖来,所以会对传统交易所具有一定的冲击。
“不过FCoin创业板新用户中会有多少是有效用户还是个未知数,一方面很多项目方会伪造用户,另一方面会有大量羊毛党混入其中,所以其实际效果还需要经过实践检验。” 洪蜀宁补充说。
此外,尽管成本低是FCoin创业板具备的吸引力,但其模式却遭到了业内的质疑。
某区块链智库分析师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FCoin模式可以减少项目方的上币成本,其本质是吸引用户流量,不过这种模式存在很大的风险。
“FCoin创业板本身不审核项目方,且操作流程简单,有可能上线一些质量不高的项目,这是对用户的不负责任;其次,交易量受项目方暂时拉高,上线后可能会迅速下滑,导致行情波动,用户被套住,存在较大的交易风险。”上述分析师称。
洪蜀宁也认为,从项目安全和可靠角度来说,超级节点投票上币的方式更好一些,因为有超级节点站台的项目相对更安全。
《FCoin叫板三大交易所 币圈天价上币费或终结》 相关文章推荐三:平台币中的比特币?-Fcoin掀了交易所的桌子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币圈有一句话叫“币市一天,人间一年”。说的是区块链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每天都有颠覆性的技术和思想出现。之前我才对火币HT做了一个全面的分析,介绍了通证经济的思想。本来以为一个真正的通证公司至少也还需要3-5年才会出现,结果现在一个叫Fcoin的交易所再一次打破我的三观,对我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认知升级。交易即是挖矿Fcoin交易所的创始人是火币的前CTO张健,这个人对比特币的去中心化思想理解的相当透彻。我前面也说过,挖矿只是一种让普通人接受的说法。挖矿本质就是一种奖励机制,一种一群人达成共识的奖励机制。而Fcoin提出的交易即挖矿这种机制,无疑是给现在的交易所市场投下了一颗核弹。现在交易所都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熊市里的交易深度差。这不仅是币市的问题,全球所有交易市场都有这个问题,流动性枯竭是每个资本市场最担心的事情。一般来说解决的方法就是“做市”,由交易所自己,或者大的机构来“托单”,抬起市场深度,保证流动性。这样做交易所需要消耗大量资金,也有控盘之嫌。并且一旦真的发生流动性危机,交易所也是很难托底的。最好的办法还是让投资者自己撮合交易,所以一般熊市的时候,交易所会下调手续费来刺激交易量。如果交易产生的手续费,交易所把它折合成股份返还给你,并且这个股份每天可以参与分红,且分红是当天交易所全部手续费收益的80%。那么手续费转换成交易所股份(token)的过程就叫交易挖矿。Fcoin发行的交易所代币FT总量100亿个,前期私募,团队锁仓49亿,剩下51亿全部通过交易挖矿产出。也就是说在交易的同时,你也成了交易所的股东。这极大的提高了交易者的积极性,可以说完全解决了流通性问题。不仅提供了主动交易者,更是吸引了大量的量化交易者,让整个市场变得非常有效。更令人震惊的是FT的分红模式---手续费是什么,就分红什么。举个例子,今天交易所共获得100个BTC和300个ETH的手续费,一个投资者拥有1%的FT代币,那么他今天分红获得0.8个BTC和2.4个ETH。如果这个交易所有100种代币,那么每天分红也会得到100种代币。现在很多ICO最大问题就是没有交易深度,因为很多币不会主动去买。但是如果这些币是交易所分红的呢?起码你会主动去卖了吧,这就增加了交易深度。这时有人会说了,那这不是砸盘吗?这个平台上的ICO币只会越砸越低。对!就是砸盘!**ICO为什么不砸盘,好的项目你砸也砸不动!这样不仅提高了交易深度,更加快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玩过3M的人此时会会心一笑,这不就是资金盘玩法嘛,换了个名字,迟早崩盘。我想说首先Fcoin是一家交易所,而FT只是这家交易所的代币,如果你觉得是资金盘,完全可以不玩FT,只是在这里交易虚拟货币,手续费抵扣后大约是万2,就这一点已经秒杀当前所有的交易所了。再一个,FT分红全部来自于大家自己的手续费。交易手续费多,就分的多,交易手续费少,就分的少。不存在玩到后面玩不下去的情况。规则清清楚楚,分红明明白白。就算是赌场,也是一个有规矩的赌场。有人担心这样交易所撑不住啊,利润分了80%,交易所靠什么运营?不用担心,交易所不是**,交易所只有在前期挖矿阶段是分20%,后面锁定的FT(49%)慢慢解锁后,交易所持有的FT也参与分红。所以,最终交易所的收入为20%+0.49*80%=59.2%。交易挖矿模式让Fcoin以火箭般的速度超越了老牌三大交易所,上线仅一个月,交易量就达到前1-7家的总和。这种创新无疑是颠覆性的,对传统交易所模式是降维度打击。但是交易挖矿也有它的问题,就如比特币的出现也是伴随的质疑一样。矿工是一把双刃剑既然叫交易挖矿,那肯定就有职业矿工。没错,即便是交易挖矿也会有矿工。原因就是Fcoin的推广机制---交易返佣。和其他平台一样,Fcoin推出了邀请码机制。别人用你的邀请码注册,你会获得他每次交易手续费的20%,按照等额的FT返还。这样是为了前期平台的推广,招揽用户;但是同时也是一步险招,因为返佣的是FT,而不是像其他平台返的USDT。首先Fcoin这种利润全部分享的模式就导致他不可能返USDT,并且FT本身沉淀时间太短,矿工对FT没有任何忠臣度可言。对于他们来讲,这多出来的20%的FT必须第一时间砸出去才能算是利润,否则和其他的空气币无二。再来说说矿工如何挖矿。交易挖矿就是通过高频交易,同一个价格买入,同一价格卖出,付出千分之一的手续费来获得FT,同时返佣账号获得20%的FT奖励。一个小时之后,平台将返佣给矿工,矿工将FT卖出获利。所以矿工的利润为20%,矿工通过高频交易软件,每天就可刷上千万甚至上亿的交易额,因此收入非常可观。但矿工也不是稳赚不赔,如果FT价格在他们挖矿期间下跌超过17%,就会亏本。或者在行情过于火爆的时候卡单,导致没有平**出,也会亏。但是经验丰富的量化交易者都可以避免以上的情况。矿工只需要在返佣周期内跌幅不超过17%既可获利,这无疑是巨大的诱惑,也是目前Fcoin交易量巨大的主要原因。但是前期分红主要来源于矿工的手续费,前期也需要矿工支撑交易深度。Fcoin也设置的15亿FT后返佣减半的设置,这是一个数据游戏。Fcoin需要在矿工逐步退出的情况下增加真实交易,来替代矿工的位置。这个过程如果没控制好就会出现很多问题。FT持有者目前是虚假的繁荣FT持有者目前分红率为2%-4%每日,这并不是一个好事。我前面说过,因为FT持有者的收入目前主要来自矿工的手续费,但是矿工之所以愿意贡献手续费,是因为他们有20%的无风险收益率。看似每天分红2%-4%,但是FT的价格最近以15%-20%的速度下跌,就是因为矿工每天释放了大量的FT币,这些FT币一旦不能被接起来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另外币市怎么也离不开比特币的行情影响。目前属于熊市,比特币的低迷行情也会影响投资者情绪。除去矿工的交易量,真实交易可能连1%都不到。如果后期矿工退出,真实交易量只有原来的1%。也就代表FT持有的收益下降为原来的1%,然而FT的供应量要上升10倍。一加一减,FT的收益最后可能只有现在的五百分一。乐观来看,如果FT真实交易额能达到目前的十分之一,外加行情转暖,FT平稳后的收益应该为现在的百分之一。但是即便这样也是一个非常具有投资价值的品种,毕竟其他交易所币都不分红。矿工,FT持有者,Fcoin之间的博弈量化交易矿工都是理性主义者,他们没有信仰,没有主观情绪,数学和代码就是他们的神。出现无风险套利机会后,他们就会疯狂砸盘,直到溢价消失。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天精准下跌17%-20%的原因。当FT总量到达15亿后,矿工收益就会减半;但是只要每天还有10%的溢价,他们依然会毫无怜悯的砸盘,直到利润消失。当矿工奖励机制退出后,绝大部分专业矿工就会退出,但大量的量化交易团队依然会选择留下;他们还是需要一个低手续费平台做正常的量化交易,Fcoin依然是很不错的选择。FT持有者目前看似2%-5%的每日收益,其实是在分自己的钱。事实很残酷,但就是这样。但并不是说FT就是骗局,只是目前韭菜的玩法是错的。FT机制本来就是希望投资者在平台上进行正常交易,将手续费返还成平台代币,通过代币的分红提高投资者粘性,慢慢的提高代币的价值,形成以FT为通证的Fcoin生态战略。这是一个很天才的想法,但是抵不过人性的弱点。大家只想一夜暴富,FT的溢价就是韭菜们自己抬起来的,现在发生的暴跌可以说和平台毫无关系。Fcoin目前需要做的,就是平衡矿工和FT持有者之间的收益。其实本不需要去做,机制定好市场自然会调节。然而韭菜太蠢,这样跌必然会丧失信心,最后引发挤兑危机,吃亏的还是平台。所以交易所现在把100%盈利全部拿出来分红,这个做法是对的。挖矿15亿FT后,矿工收益会降到10%。而目前FT分红率为2%-4%,所以每天还要下跌6%-8%;这会持续到矿工和FT持有者的收益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才会结束。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那最后多少会是平衡点呢?我不能回答,回答了我就没钱赚了,哈哈哈。一场生死之战Fcoin需要在矿工退出前,交易量达到现在的十分之一才能稳住。FT需要大量锁仓应用,才能保证价格不被矿工砸垮。留给Fcoin的时间并不多,币安和OKcoin都展开了对策。准备扶持10000家Fcoin模式的交易所来竞争,企图扼杀Fcoin于摇篮当中。如果是牛市,这个模式没问题。即便没有矿工,普通的交易量都可以撑起Fcoin。但是现在是熊市,存量资金博弈。矿工和FT持有者相互对视,都认为对方是**。但是目前来看,矿工还是占了主动权。Fcoin需要平衡FT持有者和矿工之间的利益,目前支撑FT持有者的就是每天看得见的分红,但是现在其实分的都是FT持有者自己的钱。需要等真实的交易量起来后,FT持有者才能真正获利。目前值得欣慰的是,每天分到的是交易所里所有的货币,这里面包括了BTC,ETH,USDT这些优质货币,起码还不至于亏得太惨。只能说Fcoin只要能熬过熊市,绝对是牛市中的第一大交易所!FT也将成为平台币中的比特币!《FCoin叫板三大交易所 币圈天价上币费或终结》 相关文章推荐四:FCoin创业板上币 宝二爷不停为张健打call
作者:赵静
来源:小岛财经(ID:xiaodaocaijing)
今日凌晨,FCoin宣布将在7月2日推出全新子品牌“FCoin 创业板”,创业版将采用“累计充值人数排名”上线的机制。随后,宝二爷在微博宣称这是他替张健出的新招。
根据FCoin公告,即日起至2018年7月1日0点,FCoin将按照各创业版支持币种的充值帐户数进行排名, 累计排名前20的币种,将获得7月2日在 FCoin创业板首发开通交易的资格。7月1日之后,每日0点“累计充值人数排名”中的 前5名将安排第二日开通交易,并以此类推。 本月初,FCoin靠交易挖矿模式和高额分红机制,吸引了圈内圈外众多人的眼球,小交易所竞相copy此模式,而一线大交易所也变相推出类似引流模式。OKex启动数字资产交易所开放共赢计划,打造100家交易所;
币安赵长鹏痛斥交易挖矿模式是资金盘后,不惜打脸发布了数字交易所联盟计划,升级为1000家交易所,而且是200%手续费;
李笑来的BigOne也是与FCoin一样的交易挖矿模式;火币也要升级为全球生态通证。
上万的交易所,已然做出了加入引流大战的一级战斗状态。
虽然张健是一个“有钱、有人、有技术、有野心”(来自宝二爷采访)的人,但只有一个前火币CTO的背景,显然做底层社群建设和运营是火力不够的。
所以,当OKex宣布要做100家交易所的时候,宝二爷立即站出来了!宝二爷正式宣布成为FCoin合伙人,晒出自己的邀请码并以宝二爷币为奖励,鼓励用户注册成为Fcoin用户;
23日,在交易所的“百团大战”开启后,宝二爷在微博
连发6个小视频为FCoin打call,并与薛**等币圈人见面交流。显而易见,宝二爷扛起了FCoin社群运营的这面大旗,在别家交易所有动作的时候,积极主动出来发声,持续为FCoin交易挖矿的模式做宣传,声称“fcoin已经成模式了,但应该只有fcoin会存活下来”。
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咱宝二爷负责站台的啊!
虽然有宝二爷的尽责站台,昨日也已宣布与区块链保险社区FInsur合作,今天又采取累计充值人数排名机制,FCoin精心安排的动作不断,但也未阻止近期平台币FT的不断下跌,由上周最高的0.55美元跌至当前的0.32美元,跌幅达42%,令不少交易者开始对FCoin的交易挖矿逐渐失去新鲜感。
这场 上万交易所的抢人大战,要保FCoin真正突出重围,恐怕宝二爷还要再想点别的新花样儿才能留住我等韭菜啊。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小岛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何一华 HN110)
《FCoin叫板三大交易所 币圈天价上币费或终结》 相关文章推荐五:虚拟币交易所如何与火币、币安争夺行业头条,是“交易挖矿”还是自...
区块链行业来钱最快且风险最小的是哪个方向?不是炒币,因为稍不注意就会成为韭菜;不是创业,因为稍有不慎神仙也看不懂的白皮书以及仅有一行代码就会成为项目的“墓志铭”;当然也不是做媒体,僧多粥少,没流量,支持个大会还要担心主办方的脑子会不会短路。 来钱快、风险小的当属虚拟币交易所,可以项目、用户两手抓,一边拿上币费、一边拿交易费。如果赶上94这样的节点,那简直是时势造英雄,只要有足够的敏感性,瞬间就从三流交易所跻身第一梯队,比如币安。 现在的交易所格局,国内属于第一梯队的非币安、火币、OK系莫属,火币虽然之前没有来得及“肉身翻墙”,但是现在已经缓过气来了,开始了其海外布局,包括新加坡、韩国还有即将落地的澳大利亚。哦,火币在硅谷还有一个负责区块链项目孵化的分部。币安则走得更快,合作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甚至已经推出了法币(欧元)交易。在台湾合作成立自律组织之后,币安也开始谋求在国内建立一定的媒体影响力…… 迅速跌落神坛的FCoin引发了一次“交易挖矿”的狂欢 在头部交易所顺丰顺水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前火币CTO张健创立的FCoin却突然迎头赶上,市值600亿,交易量号称已经超过第二名到第七名之和。 这无疑成为虚拟币交易所的一颗重磅炸弹,不说石破天惊,但至少外界的目光开始聚焦于这个刚刚上线半个月的交易所。不过,不看不要紧,在众目睽睽之下,FC的一些负面也开始出现。 所谓负面,指的就是刷量。根据吃瓜群众的统计,FC一天的成交额达到了惊人的20多亿美金,远远高于币安。当然,能有这么多的成交额并不是因为FC有多好,而是其推出的“交易挖矿”的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分红。其平台币FCoin Token(以下简称FT)持有者会定期按照智能合约获得平台80%的收入分成红。 所以,平台会出现刷单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只要有成交单就有手续费,平台有收入吃币者就会有分红,这是个闭环。当然,对于刷单这种事,创始人张健是不会承认的,至少不承认是平台自己刷的,毕竟还要分红,自己刷可就真的是赔本赚吆喝。尽管有张健的声明在先,但还是挡不住FT的暴跌趋势,从此前暴涨60倍到如今,真是币圈一天,人间一年。 尽管FC的风头迅速被后来的负面掩盖,但显然圈里的大佬有“痛打落水狗”的习惯。比如赵长鹏,在昨日和今日连续在许久未更的微博上发文指出“交易挖矿”模式的风险,顺便提了一下币安的可靠和安全。 “这种币,是一个看谁抛的快的游戏。” 某种角度来看CZ的言论不排除其作为头部交易所,在面对FCoin打破规则的猛烈攻势所引起的紧张。而紧张的或许不只CZ,还有徐明星。 前几天,OKEx启动了一项开放共赢计划,该计划首期开放100个名额,锁定50万枚OKB的团队有资格参与,任何想做交易所的团队都可以在OKEx上开交易所。OK此举被外界解读为“打掉小交易所,让它们站不起来,没有容身之地。”。 小平台的求生之路 不管CZ的言论和OK的开放共赢计划是不是如外界所说“被小平台倒逼”,FCoin的“交易挖矿”模式已经成为小平台下一个转型的方向。比如,笔者此前接触过的一家小型交易所以开始推出“交易挖矿”模式,100%返还的机制和FCoin如出一辙。 据此前该交易所的资深员工表示,这家平台目前活跃用户也就几万,主要盈利点也就是交易手续费。据介绍,这家平台交易量比较多的是链克(原迅雷玩客云),一年时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是比较成功的案例。 当然,无论是做怎样的产品,前提还是要有足够的用户量,要想有用户量,就必须先引起关注。而为了引起关注,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的平台也是存在的。 此前,坊间传闻一家6月14日才结束试运营的虚拟币交易所突然在昨日发布一则公告,声称由于平台一直在亏损以及投资人要撤资,所以无奈之下要跑路,并对平台用户和投资者称“投资泡汤的也别太伤心难过,炒币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之后,这则题为“后会有期”的公告在圈内广为流传,同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该交易所官网首页未去水印的大图以及仅仅一两个月的运营时间也成为外界关注焦点。 不过,自公告发布之后,该平台官网一直可以正常打开,官方QQ群虽然昨天进行了禁言处理,但今日上午也已取消。而且,在群内用户的追问下,该平台客服承认平台还在正常运营,此外,之前显示“定稿去水印”的首页大图也去除了水印。 由此看来,所谓跑路,似乎是平台方一次自导自演的营销活动。 今年四月,据Bitcoin消息,全球数字货币交易所数量已逾500家,目前还在持续增长。当下,有数百家数字货币交易所因仅服务区域性用户而未被大众所熟识。 作为虚拟币的主战场之一,国内数字货币数量每天都在增加,由于政策原因,这些平台把常住地放在了国外,像上文提到的哪家上线一年多的平台即位于加拿大,拿的也是加拿大的牌照。 据笔者采访到的一位虚拟币交易所资深从业人士称,交易所主要还是要赚项目方的钱,当然,用户量是前提,社群、空投都是导流的常用方式。至于笔者提到的目前交易所数量急速上升以及政策原因,对方表示:“主要还是要看资源,后来居上的也很多。” 即便现在交易所的行情也不乐观,头部有如此多的大平台,想从他们那里虎口夺食FCoin就是前车之鉴,后面还有一大批籍籍无名的平台等着一炮而红。但这个行业奇怪就奇怪在,无论行情多么严峻、政策多么模糊,敢于冒险者依然不在少数。 笔者认为,很多区块链的从业者是怀揣一颗颠覆现有互联网企业格局的心在做事情,区块链是一块跳板,能够让他们成为下一个执牛耳者。而虚拟币交易所作为在区块链行业唯一一种高度集中化的存在,看似背离区块链的精神,却在某种意义上推动了区块链行业资金的流动、相关项目的推陈出新。 问题是,这样的平台掌握着项目和用户两者的生杀大权,稍稍倾斜天平就可能会让两者成为“刀下鬼”。不得不承认的是,现阶段区块链的技术落地依旧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这么高的热度,吃瓜群众想参与,炒币是门槛最低也最亲民的方式。 既然选择了炒币,就要有成为韭菜的觉悟。《FCoin叫板三大交易所 币圈天价上币费或终结》 相关文章推荐六:数字货币交易所的“血色革命”
FCoin交易所区块链
本文共4450字,预计阅读时间1分46秒
中国的区块链世界中,也形成了BAT一样的巨头。
食物链最顶端的,就是“BHO”(币安、火币和OKEx)。
而最近,巨头们正在接受革命者的挑战。
扛旗者,就是今年突然杀出来的黑马交易所FCoin。
FCoin在最近两周的时间内,稳稳把住交易所的头把交椅,交易量甚至是第2名到第7名的总和。
在FCoin之后,出现了完全模仿者,也出现了激进创新者,它们喊着革命的口号,浩浩荡荡发起了对传统交易所的冲锋。
它们称这是“血色革命”。
这将是昙花一现的现象,还是改朝换代的前兆?
01黑马杀出FCoin的出现,惊艳了币圈。
“不得不承认,这是币圈上半年最厉害的一个项目,最高的时候,币价比私募价,翻了130倍。”币圈资深投资人**叶称。
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币圈就是一个创造奇迹、急速迭代的生态圈。
币安当年可以逆袭——只用了几个月,交易量就反超火币和OKEx,为何就不能出现新的鲶鱼,搅动原有生态呢?
FCoin的核心逻辑,其实并不复杂:
交易即挖矿,今天交易产生的交易费用,明天会变成FCoin的平台币FT,返还给用户;
持币即分红,昨天平台总收入的80%会返还给持币者。
但大部分人没有料到的是,这个经济体会迅速引爆行业。
“这个时代真正理解区块链的人,其实并不多,我是其中一个。”FCoin的创始人张健曾对一本区块链表示。
张健认为,这个模式是他参透区块链之后,建一个自治生态系统的尝试。
某种程度上,FCoin和比特币有相似之处。
丹华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张首晟曾经说过:“比特币是利用人性之恶来驱动的模式。”
其实比特币矿工挖矿,本质上来说,就是利用人性的贪婪——为了获取利益。
而FCoin的挖矿机制,同样也是利用人们对利益的极致追求。
目前,FCoin有一个邀请好友返利的机制,好友交易产生费用的20%,也会变成FT返还。
实际上,用人性之恶作为燃料的模式,才有可能长久并稳定。
这就导致,FCoin吸引了一大批的矿工,用机器人来批量刷单。
如果在币价平稳的基础上,每日净赚的收益,都可以达到20%。
也就是说,今天刷100元,明天可以获得120元。
这是一个巨大的利益诱惑,日息20%,足以让所有人疯狂,这个模式进入“大家嗨”的状态:
为了获得币,矿工批量刷单,获得FT,并在第二天抛售出货;
大家为了分红或币增值,去购买FT。
“我要做一次变革生产关系的实践。”张健称,这才是FCoin的本质,将以前交易所和用户的对立关系,变成统一甚至捆绑的关系。
这个模式迅速引发了批量效仿者,BiSafe、Bkex、TTEX、CoinBig等交易所都采取了分红机制。
“恶性竞争开始了。”**叶称,不少交易所甚至采取100%返还的机制,打破底线。
“很多老交易所,正准备上线分红机制,一些刚准备上线的交易所,也准备加入分红功能。”**叶已感觉到市场热得发烫了。
而传统交易所,眼看着这股风潮崛起,如坐针毡。
最先反击的,是OKEx。
6月19日晚8点,OKEx宣布启动“数字资产交易所开放共赢计划”,开放100个名额,锁定50万枚OKB的团队有资格参与。
也就是说,大户可以直接在OKEx上,开始参与交易所分红。
紧接着,第二天,币安创始人赵长鹏公开怼FCoin,称其交易挖矿模式“其实是资金盘”。
此时,扛大旗的FCoin,几乎被所有人围剿。
但面对模仿者和巨头们的夹击,张健表现得极为淡定。
“他们模仿不来。”张健称,因为他对制度和区块链的理解更透彻。
正因为如此,才有人说张健是个“狂人”。
尽管张健势在必得,但这一轮的围剿,也让FCoin元气大伤,FT的价格几近腰斩。
张健开始了有节奏的反击,他成立平准基金,锁盘同时稳定币价;后又开了个人推特,阐述自己对于FCoin的理解和信仰。
交易所市场成为一个赛马场,所有的赛马都意气风发,野性十足。
战局将会如何?
02有趣创新实际上,这个分红模式并非张健独创。
第一个尝试者,是DragonEx。
去年11月,DragonEx上线了“交易即分红”的模式。
其后,digifinex、CEO等交易所平台也开始了尝试。
“最高的时候,我们的交易量冲到了交易所前5的位置。”digifinex的联合创始人kiana称。
digifinex原来就有10万的用户,对于他们来说,挖矿是一个获客和营销的方式。
他们的模式,和FCoin也略有不同。
“我们设置了挖矿上限,也就是说,当天挖了一定量的矿之后,就封顶了。” kiana称。
在这个过程中,digifinex迅速生长,10万用户暴增到50万。
此时,digifinex的平台币DFT也开始上涨。
从0.2元,最高冲到了15元,暴涨75倍,后又回调到7元。
当交易所走向一个正循环之后,kiana做出了一个调整:关闭了API接口。
这意味着,挖矿大军无法再使用机器人挖矿。
“因为我发现吸引了很多的挖矿大军,这些人说白了就是羊毛党。我想把利益分给真正的用户,而非羊毛党。”过快的增长,让kiana担心模式失控。
接口关闭后,羊毛大军只能通过手动刷币,效率很慢,如此就被洗掉了。
“而留下来的,才是真正的用户。”kiana称,交易所虽然发展变缓,却走向了正循环。
“这个模式,被验证是可以走通的。”kiana称,其关键的点在于,是否能在急速发展中建立起自己的生态,并留存真实用户。
如果成为羊毛盛宴,价值将大打折扣。
张健确实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建生态。”张健称,这正是他下一步棋。
而在这个火爆的模式之下,疯狂的刷币产业链开始形成。
他们注册一个号之后,再自己邀请自己注册一个号,然后用机器人批量刷币。市面上甚至已开始有刷币的软件出售。
“我们从上个月底开始,上线了这款刷币软件。”某刷币软件开发者称,他们收费的方式是“抽成制”,抽走17%-20%的分成。
而最近这款软件,已供不应求。
另一个行业危机也在爆发。
当一个爆款火了之后,抄袭和恶性竞争就会层出不穷,这裹挟着行业走向变质腐败。
一个6月18日刚刚上线的交易所CATTLEEX,仅一周后就宣告破产。
“由于投资人的撤资,以及我们无法满足绝大部分的矿工的拉盘要求,纷纷砸盘提现,导致平台已无法正常经营,经核心团队决议,我们遗憾地宣告破产。”
这无疑启迪了很多人。
“我们100万买了一个交易所系统,花了100万做了一个网站和招人,就可以开始这个模式。”大微商出身的元艾称,他们准备利用这个机会大赚一笔。
“等我们卷到1000万的时候,直接宣布破产。”元艾称,没有哪个方式,比这个更好“募资”了。
这个过程,顶多需要半个月。
圈内称这个模式为“恶性跑路”。而那些批量刷币的羊毛大军,却被反“薅”。
这是一条凶残的食物链。
03 新的时代FCoin的出现,恐怕只是一个开场。
“交易即挖矿”,这个并不复杂的创新,却搅乱了整个交易所市场。
巨头恐慌,生怕被革命;底层兴奋,加入战局。
而更多的创新交易所模式,正在涌现,不断迭代。
一个名为ByteTrade的项目,玩法也很奇特。
任何手持流量者,比如媒体、钱包,甚至社群,都可以建立自己的交易所。
这些流量平台,能形成自己的交易所品牌和VI,从它们入口进入的用户,看到的就是它们的VI界面。
而背后的底层系统,能将所有的订单打通,做到随时交易。
“这就类似于天猫,将所有的B端导入,然后再一起分红。”对交易所模式有深入研究的投资人田鸿飞称。
这个模式和FCoin不同的是,前者针对B端分红,都是真实用户;而FCoin针对C端分红,存在很多刷单用户。
表面上看,OKEx的合开交易所模式,就类似ByteTrade。
“但有区别,B端和大户,不会很愿意和OKEx合作,因为OKEx毕竟还是一个中心化交易所,底层逻辑并非去中心化的。”田鸿飞称。
据知情人透露,OKEx采取的方式,是每个项目方需要购买100万的OKB,同时项目方要拿出来24%的币,在OKEx的社群空投。
“还有更苛刻的条件,用户的信息,要完全和OKEx共享。”知情人透露,这些细则,都是巨头思维、收割方式。
尽管项目交易费可以分红,要付出的代价,同样巨大。
但类似ByteTrade这样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不论是账户系统,还是结算系统,都是去中心化的。
除了这些新玩法之外,行业还杀入一批新的玩家。
一批华尔街和金融精英,正在进入这个领域。
“以前的交易所,身处羊群时代,大家相安无事,多多少少都能赚钱。”金融背景出身的罗伊正在筹备一个新的交易所,他觉得,交易所的竞争,即将进入下一个阶段。
他称其为“狼群时代”。
“为什么大家都说华尔街之狼?是因为金融进入了一个阶段,就是相互吞噬,凶残竞争。”罗伊将交易所的发展路径,和当年证券交易中心的做对比。
在20年前,券商活得特别舒服,罗伊眼看着它们从买下一栋楼,到租下一栋楼,再到租下一层,最后破产。
那是因为,券商越来越多,它们陷入了恶性竞争。
从手续费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最后直接免手续费,还要给用户补贴。
交易所同样进入惨烈的竞争之中,为了抢夺用户,大战开打,安逸的羊群时代宣告结束。
为什么现在新交易所、新模式集中出现?
“这是因为,生态进化已到了这个阶段。”田鸿飞称,接下来的半年,交易所的厮杀将空前激烈。
这里面,可能会诞生多条鲶鱼和黑马,行业将掀起血雨腥风。
而在这片混乱中,新的行业秩序和格局将形成。
乱中,才有机会。
区块链时代的进化速度,比以前的金融体系,快了5-7倍。
离币安诞生,还差一个月才到一年。
而新来的挑战者和宝座争夺者,已兵临城下。
“交易所生态,真的是一日四季,短短一个月,已经进化三四代了。”田鸿飞称。
金融和区块链的迭代速度,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这是因为,金融的高速公路已经建立,信息交换越来越快,在这条高速公路之上建立的区块链,将急速迭代,每日一新。
结语谁会是最终的赢家?
这个高速进化的行业,最终会演变成怎样,没人知道答案。
不断变化,持续进化,这就是我们在区块链时代唯一的“不变”。(文/零和 棘轮)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一本财经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FCoin叫板三大交易所 币圈天价上币费或终结》 相关文章推荐七:区块链行业:交易所行业暗流涌动,FCoin创业板完全放权社区
FCoin创业板将上币权完全放权给社区--短期是营销行为,长期仍需手段保护投资者。上周FCoin发布公告推出全新子品牌“FCoin创业板”,采取按充值排名的上币规则、单向手续费再度吸引到大众眼球;而火币旗下的HADAX则在之后一天的公告中对超级节点进行分层,引发多家大型VC不满,退出超级节点。我们认为,“交易挖矿”模式的火爆对于交易所行业来说仅仅是个开始。Round1,FCoin靠“交易挖矿”收割了一大批交易用户;Round2,火币因“超级节点规则更改”暂时失去了VC新贵们的拥趸。貌似新型交易所正逐渐占据优势,但在乱象频出的币圈,完全放权的上币规则或有偏颇,“交易挖矿”、“完全放权上币”的方式更多是一种短期的营销行为,长远来看,交易所也应多关注“安全交易”、“保护投资者”的长久之道。
第三大比特币矿机生产商亿邦国际递交港股上市申请。6月24日,全球第三大比特币矿机生产商亿邦国际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2017年该公司凭借其“翼比特”系列产品,售出总算力为1380PH/s,市场份额达到11%,创造营收9.3亿元,同比增长近17倍,占当年总营收的95%。我们认为,矿机的需求主要由预期的币价所主导,目前比特币价格由年初的高位一路回落至6000美元左右,矿机需求虽仍处于高速增长,但相对年初而言增速有所放缓,矿机巨头们纷纷抢滩上市,这背后也体现出此类公司对于未来扩张转型中的融资需求。
“世界区块链大会〃乌镇”召开,多方角色探讨助力行业发展。6月28日,“世界区块链大会〃乌镇”峰会召开,诸多业内**、专家、学者和官员作为演讲嘉宾参与其中分享心得。我们认为,行业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多方角色的交流有助于行业良性发展;与此同时,未来若引入更多技术讨论和国际声音将对国内区块链行业的发展裨益良多。
上周行情回顾:DT200上涨5.5%,细分板块中商业金融表现最优。从细分板块来看,商业金融、文娱社交、人工智能、支付交易、存储计算、纯币类表现强于DT200平均水平,分别上涨37.3%、24.4%、19.4%、10.5%、6.2%、6.0%;存储计算、纯币类、物联网&溯源、基础链、基础增强表现劣于DT200平均水平,分别上涨4.0%、0.9%、0.1%。
上周融资回顾:211个项目完成融资,已披露项目平均融资额为1683万美元。各板块项目融资数前三板块依旧为文娱社交、商业金融、支付交易,除此外,基础增强(包括智能合约、信息安全、跨链等)、人工智能、物联网&溯源等垂直行业也呈现出蓬勃之势。上周共有11个项目披露了融资金额,总计获得1.9亿美元,平均融资金额为1683万美元。
《FCoin叫板三大交易所 币圈天价上币费或终结》 相关文章推荐八:交易所暴利时代已经过去,洗牌在即,看谁抓住机遇?
原标题:交易所暴利时代已经过去,洗牌在即,看谁抓住机遇?
如果给6月的区块链行业定一个行业主题的话,那这个主题一定是“平台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之内,交易所平台币在网络上热度的突然爆发,让那些还沉浸在各大项目主网上线的从业者们措手不及,那么,交易所和平台币领域的剧烈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未来的走向又会怎样呢?
平台币之战:交易所经营逻辑巨变
回顾本轮交易所平台币之战的根源,当属5月底上线的FCoin交易所和它的平台币FCoin Token。和传统的交易所平台币相比,FCoin的特殊之处有两个:一是采取“交易挖矿”的发行机制,就是将用户交易所产生的手续费,按照当日FT的均价,100%折算为FT代币,并于次日返还给用户。二是“手续费返还”的“分红机制”,也就是将前一日手续费收入的80%,按照用户持有FT的比例返还给用户。毫无疑问,这种平台币的出现,完全颠覆了原有的行业逻辑:一般来说,传统的“交易所-平台币”关联模式,是通过“打造平台币使用场景→平台币涨→用户资金涌入→带来流量和交易量”的路线,来使得交易所受益。而“交易挖矿”的模式,则是直接打破了这个固有思维,把原先的逻辑链给简单粗暴地简化成了另外一个循环:平台币涨→用户资金涌入→带来流量和交易量→平台币涨。
图:原有的“交易所-平台币”关联模式
可以说,这种交易所平台币的全新新引流模式,直接给那些被三大压得死死的二三线交易所带来了一个“弯道超车”的希望。毕竟,人都是短视的,定时定量真金白银的分红,要比虚无缥缈的未来使用场景和升值空间来得痛快得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策略设置得当,这些二三线交易所是有很大机会在市场缩水的当下,把用户流量导入到自己的平台上,最终通过良好的服务来留住投资者,从而改变整个交易所的格局。目前,包括满币网、币客、CoinPark在内的多家平台,已经开启了“交易挖矿”的模式,而这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当属人们所熟悉的BigONE。
ONE登场,BigONE抢滩交易挖矿
对于BigONE,相信很多朋友都有所耳闻,它是INBlockchain(硬币资本)旗下的区块链资产现货交易平台,上线于2017年11月。在BigONE上线之初,其所针对的行业痛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法币交易、无法证明公平、以及资产安全隐患等。对此,BigONE采取了币币交易、实现100%准备金、以及公开平台所有区块链资产的冷、热钱包地址,和当日所有交易数据和账户资产余额等解决方案。通过这些措施,BigONE在交易所领域保持了较为领先的位置。然而,从最近的动向来看,BigONE平台并不满足于目前的位置,它还希望能够借助“交易挖矿”的机遇,在可能到来的行业格局剧变中有所斩获:2018年6月21日,就在绝大多数业内人士还在对“交易挖矿”的是非争论不休时,BigONE正对外宣布:推出全新的平台代币ONE。按照官方规则,ONE发行总量为200亿个,其中51%归属社区,可通过交易挖矿和邀请挖矿两种方式获得。而剩余的49%,则会根据相关解冻规则,每天空投给BigONE原有平台币“BIG”的持有者。也就是说,BIG的持有者,不仅可以凭持有的BIG币得到解锁空投的ONE币,还可以凭借ONE获得平台的手续费返利。
BigONE新模式的发布,在行业内引发了强烈的反响,不仅BIG币的场外交易所价格出现了超过150%的暴涨,同时平台的交易额也出现了明显的增加:据统计,在BigONE “交易挖矿区”Alpha公测上线期间(6月22日-24日),BigONE的平台交易额达到了40亿美金,一举冲到交易所龙头梯队位置。这样巨额的交易量,使得相关的参与者都获得了丰厚的ONE收入——除了我们前面所提到的、BIG代币的持有者收到对应比例的ONE空投之外,在Alpha公测阶段参与的首批早鸟用户,更是获得了多达700个BTC的等值ONE的挖矿手续费返还。除此之外,BigONE还把这段期间100%的手续费收入,以全平台交易对对应币种的形式作为奖励进行发放。对于BigONE“交易挖矿区”的早鸟用户而言,这样的回报是比较吸引人的——数据显示,目前的Fcoin交易挖矿收益约为每日1%,而ONE的挖矿日收益率最高可达5%。
Mytoken软件显示6月25日BigONE24小时交易量登上榜首
在这样的回报率吸引之下,大批的投资者们争相涌入BigONE,想要加入到刚刚启动的启动 Beta 公测中:据统计,截止发稿前,“交易挖矿区”已有65000余名用户排队申请预挖ONE资格,对此,BigONE平台将会在6月25日00:00至6月27日23:59的Beta公测期间,按照排队顺序,每小时释放1000个早鸟资格,直到28日“交易挖矿”全面开放为止。而ONE/USDT 的交易对,目前也已经在“交易挖矿区”上线,同时,还将陆续上线ONE/BTC、ONE/ETH、以及ONE/EOS 交易对,具体的上线时间,则要依据官方的公告为准。
迎头赶上,BigONE欲重现云币昔日成绩?
那么,BigONE是否有可能借助这一波乱战,冲到交易所行业的头部梯队,并且稳住地位呢?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毕竟,BigONE的创始团队在技术和运营等各方面,已有多年较为深厚的积累。相信很多币圈的老投资者都知道,BigONE的前身,正是不少早期玩家所熟悉的、早在2013年就开始组建的“云币交易所”。也是全球第一个挖掘并上线以太坊、EOS和量子链等价值项目的平台。随着上述项目的突飞猛进,云币网的交易额多次达到数字货币交易所的榜首,其用户数量也迅猛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期间,云币虽然持续受到各种各样的网络攻击,但却始终没有出现用户资产损失的情况,事实上,云币是全球历史上唯一一家没有丢过币的交易所。最终,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云币出海,成为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BigONE。
不难看出,尽管当年的云币已经改头换面为BigONE,但其仍然拥有目前交易所行业最重要的资源——也就是拥有丰富技术和运营经验的核心团队,毫无疑问,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曾经的全球第一,BigONE的目标也必然是比现阶段更为靠前的位置。据悉,BigONE已经近期低调完成战略转型、资源整合、技术升级,并与全球第一家提供“交易所即服务(Exchange-as-a-Service)”的PXN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成为PXN技术赋能的共享交易所联盟的一员。那么,BigONE能否借助这一波交易所的洗牌机遇,重现云币网曾经的成绩呢?答案很快就会揭晓——在28日,BigONE将会结束Beta公测,全面开放挖矿交易,届时所有的BigONE用户,都会享受到“交易挖矿+手续费100%返还”的服务,具体的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更多精彩学习,(公众ID:学长区块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FCoin叫板三大交易所 币圈天价上币费或终结》 相关文章推荐九:【专栏】数字货币交易所的“血色革命”:上万家混战,谁是最后赢家?
食物链最顶端的,就是“BHO”(币安、火币和OKEx)。
而最近,巨头们正在接受革命者的挑战。
扛旗者,就是今年突然杀出来的黑马交易所FCoin。
FCoin在最近两周的时间内,稳稳把住交易所的头把交椅,交易量甚至是第2名到第7名的总和。
在FCoin之后,出现了完全模仿者,也出现了激进创新者,它们喊着革命的口号,浩浩荡荡发起了对传统交易所的冲锋。
它们称这是“血色革命”。
这将是昙花一现的现象,还是改朝换代的前兆?
1、黑马杀出
FCoin的出现,惊艳了币圈。
“不得不承认,这是币圈上半年最厉害的一个项目,最高的时候,币价比私募价,翻了130倍。”币圈资深投资人**叶称。
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币圈就是一个创造奇迹、急速迭代的生态圈。
币安当年可以逆袭——只用了几个月,交易量就反超火币和OKEx,为何就不能出现新的鲶鱼,搅动原有生态呢?
数字货币交易所的“血色革命”:上万家混战,谁是最后赢家?
FCoin的核心逻辑,其实并不复杂:
交易即挖矿,今天交易产生的交易费用,明天会变成FCoin的平台币FT,返还给用户;
持币即分红,昨天平台总收入的80%会返还给持币者。
但大部分人没有料到的是,这个经济体会迅速引爆行业。
“这个时代真正理解区块链的人,其实并不多,我是其中一个。”FCoin的创始人张健曾对一本区块链表示。
张健认为,这个模式是他参透区块链之后,建一个自治生态系统的尝试。
某种程度上,FCoin和比特币有相似之处。
丹华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张首晟曾经说过:“比特币是利用人性之恶来驱动的模式。”
其实比特币矿工挖矿,本质上来说,就是利用人性的贪婪——为了获取利益。
而FCoin的挖矿机制,同样也是利用人们对利益的极致追求。
目前,FCoin有一个邀请好友返利的机制,好友交易产生费用的20%,也会变成FT返还。
实际上,用人性之恶作为燃料的模式,才有可能长久并稳定。
这就导致,FCoin吸引了一大批的矿工,用机器人来批量刷单。
如果在币价平稳的基础上,每日净赚的收益,都可以达到20%。
也就是说,今天刷100元,明天可以获得120元。
这是一个巨大的利益诱惑,日息20%,足以让所有人疯狂,这个模式进入“大家嗨”的状态:
为了获得币,矿工批量刷单,获得FT,并在第二天抛售出货;
大家为了分红或币增值,去购买FT。
“我要做一次变革生产关系的实践。”张健称,这才是FCoin的本质,将以前交易所和用户的对立关系,变成统一甚至捆绑的关系。
这个模式迅速引发了批量效仿者,BiSafe、Bkex、TTEX、CoinBig等交易所都采取了分红机制。
“恶性竞争开始了。”**叶称,不少交易所甚至采取100%返还的机制,打破底线。
“很多老交易所,正准备上线分红机制,一些刚准备上线的交易所,也准备加入分红功能。”**叶已感觉到市场热得发烫了。
而传统交易所,眼看着这股风潮崛起,如坐针毡。
最先反击的,是OKEx。
6月19日晚8点,OKEx宣布启动“数字资产交易所开放共赢计划”,开放100个名额,锁定50万枚OKB的团队有资格参与。
也就是说,大户可以直接在OKEx上,开始参与交易所分红。
紧接着,第二天,币安创始人赵长鹏公开怼FCoin,称其交易挖矿模式“其实是资金盘”。
此时,扛大旗的FCoin,几乎被所有人围剿。
但面对模仿者和巨头们的夹击,张健表现得极为淡定。
“他们模仿不来。”张健称,因为他对制度和区块链的理解更透彻。
正因为如此,才有人说张健是个“狂人”。
尽管张健势在必得,但这一轮的围剿,也让FCoin元气大伤,FT的价格几近腰斩。
张健开始了有节奏的反击,他成立平准基金,锁盘同时稳定币价;后又开了个人推特,阐述自己对于FCoin的理解和信仰。
交易所市场成为一个赛马场,所有的赛马都意气风发,野性十足。
战局将会如何?
2、有趣创新
实际上,这个分红模式并非张健独创。
第一个尝试者,是DragonEx。
去年11月,DragonEx上线了“交易即分红”的模式。
其后,digifinex、CEO等交易所平台也开始了尝试。
“最高的时候,我们的交易量冲到了交易所前5的位置。”digifinex的联合创始人kiana称。
digifinex原来就有10万的用户,对于他们来说,挖矿是一个获客和营销的方式。
他们的模式,和FCoin也略有不同。
“我们设置了挖矿上限,也就是说,当天挖了一定量的矿之后,就封顶了。”kiana称。
在这个过程中,digifinex迅速生长,10万用户暴增到50万。
此时,digifinex的平台币DFT也开始上涨。
从0.2元,最高冲到了15元,暴涨75倍,后又回调到7元。
当交易所走向一个正循环之后,kiana做出了一个调整:关闭了API接口。
这意味着,挖矿大军无法再使用机器人挖矿。
“因为我发现吸引了很多的挖矿大军,这些人说白了就是羊毛党。我想把利益分给真正的用户,而非羊毛党。”过快的增长,让kiana担心模式失控。
接口关闭后,羊毛大军只能通过手动刷币,效率很慢,如此就被洗掉了。
“而留下来的,才是真正的用户。”kiana称,交易所虽然发展变缓,却走向了正循环。
“这个模式,被验证是可以走通的。”kiana称,其关键的点在于,是否能在急速发展中建立起自己的生态,并留存真实用户。
如果成为羊毛盛宴,价值将大打折扣。
张健确实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建生态。”张健称,这正是他下一步棋。
而在这个火爆的模式之下,疯狂的刷币产业链开始形成。
他们注册一个号之后,再自己邀请自己注册一个号,然后用机器人批量刷币。市面上甚至已开始有刷币的软件出售。
数字货币交易所的“血色革命”:上万家混战,谁是最后赢家?
“我们从上个月底开始,上线了这款刷币软件。”某刷币软件开发者称,他们收费的方式是“抽成制”,抽走17%-20%的分成。
而最近这款软件,已供不应求。
另一个行业危机也在爆发。
当一个爆款火了之后,抄袭和恶性竞争就会层出不穷,这裹挟着行业走向变质腐败。
一个6月18日刚刚上线的交易所CATTLEEX,仅一周后就宣告破产。
数字货币交易所的“血色革命”:上万家混战,谁是最后赢家?
这无疑启迪了很多人。
“我们100万买了一个交易所系统,花了100万做了一个网站和招人,就可以开始这个模式。”大微商出身的元艾称,他们准备利用这个机会大赚一笔。
“等我们卷到1000万的时候,直接宣布破产。”元艾称,没有哪个方式,比这个更好“募资”了。
这个过程,顶多需要半个月。
圈内称这个模式为“恶性跑路”。而那些批量刷币的羊毛大军,却被反“薅”。
这是一条凶残的食物链。
3、新的时代
FCoin的出现,恐怕只是一个开场。
“交易即挖矿”,这个并不复杂的创新,却搅乱了整个交易所市场。
巨头恐慌,生怕被革命;底层兴奋,加入战局。
而更多的创新交易所模式,正在涌现,不断迭代。
一个名为ByteTrade的项目,玩法也很奇特。
任何手持流量者,比如媒体、钱包,甚至社群,都可以建立自己的交易所。
这些流量平台,能形成自己的交易所品牌和VI,从它们入口进入的用户,看到的就是它们的VI界面。
而背后的底层系统,能将所有的订单打通,做到随时交易。
“这就类似于天猫,将所有的B端导入,然后再一起分红。”对交易所模式有深入研究的投资人田鸿飞称。
这个模式和FCoin不同的是,前者针对B端分红,都是真实用户;而FCoin针对C端分红,存在很多刷单用户。
表面上看,OKEx的合开交易所模式,就类似ByteTrade。
“但有区别,B端和大户,不会很愿意和OKEx合作,因为OKEx毕竟还是一个中心化交易所,底层逻辑并非去中心化的。”田鸿飞称。
据知情人透露,OKEx采取的方式,是每个项目方需要购买100万的OKB,同时项目方要拿出来24%的币,在OKEx的社群空投。
“还有更苛刻的条件,用户的信息,要完全和OKEx共享。”知情人透露,这些细则,都是巨头思维、收割方式。
尽管项目交易费可以分红,要付出的代价,同样巨大。
但类似ByteTrade这样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不论是账户系统,还是结算系统,都是去中心化的。
除了这些新玩法之外,行业还杀入一批新的玩家。
一批华尔街和金融精英,正在进入这个领域。
“以前的交易所,身处羊群时代,大家相安无事,多多少少都能赚钱。”金融背景出身的罗伊正在筹备一个新的交易所,他觉得,交易所的竞争,即将进入下一个阶段。
他称其为“狼群时代”。
“为什么大家都说华尔街之狼?是因为金融进入了一个阶段,就是相互吞噬,凶残竞争。”罗伊将交易所的发展路径,和当年证券交易中心的做对比。
在20年前,券商活得特别舒服,罗伊眼看着它们从买下一栋楼,到租下一栋楼,再到租下一层,最后破产。
那是因为,券商越来越多,它们陷入了恶性竞争。
从手续费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最后直接免手续费,还要给用户补贴。
交易所同样进入惨烈的竞争之中,为了抢夺用户,大战开打,安逸的羊群时代宣告结束。
数字货币交易所的“血色革命”:上万家混战,谁是最后赢家?
为什么现在新交易所、新模式集中出现?
“这是因为,生态进化已到了这个阶段。”田鸿飞称,接下来的半年,交易所的厮杀将空前激烈。
这里面,可能会诞生多条鲶鱼和黑马,行业将掀起血雨腥风。
而在这片混乱中,新的行业秩序和格局将形成。
乱中,才有机会。
区块链时代的进化速度,比以前的金融体系,快了5-7倍。
离币安诞生,还差一个月才到一年。
而新来的挑战者和宝座争夺者,已兵临城下。
“交易所生态,真的是一日四季,短短一个月,已经进化三四代了。”田鸿飞称。
金融和区块链的迭代速度,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这是因为,金融的高速公路已经建立,信息交换越来越快,在这条高速公路之上建立的区块链,将急速迭代,每日一新。
谁会是最终的赢家?
这个高速进化的行业,最终会演变成怎样,没人知道答案。
不断变化,持续进化,这就是我们在区块链时代唯一的“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