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史诗级崩盘的风暴,正在疯狂肆虐。
4月20日晚间,美国WTI原油期货5月合约上演史诗级崩盘,一夜暴跌超305%,收盘价格竟为-37.63美元/桶,成为历史上第一次负价格,刷新所有投资者的认知。
国家原油市场的多头,全部沦陷,恐慌情绪蔓延。昨夜(4月21日),再次上演崩盘行情,2020年6月的WTI原油盘中一度跌超40%,跌至10美金附近,最终收报11.57美元/桶,跌幅43.37%,创1999年2月以来新低。
今日,国内原油期货开盘,上海原油2006合约开盘跌停。
同时,与原油相关的沥青、燃油、PTA等期货品种集体暴跌,其中燃油主力合约的跌幅超10%以上。
另外,多只原油类基金产品也遭遇崩盘。其中,诺安油气(163208)、广发石油(162719)、嘉实原油(160723)基金跌幅均超5%。
原油崩盘愈演愈烈的同时,前期盲目抄底的投资者,全部损失惨重。
“一觉醒来,账户本金都亏没了,还负债数百万元”,部分原油投资者,正在面临比爆仓更窘迫的处境。
比爆仓更惨:本金分文不剩,负债500万
这一次国际原油市场崩盘的始作俑者:WTI原油2005,是指2020年5月份交货的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交割时间就在4月21日。如果在21日前,没有平仓或移仓的买单,便要按照合约进行原油交割。
而一般投资者都会在交割日之前,主动平仓、或移仓到下月,而持有至交割日的投资者主要是炼油厂商。
一旦多头账户没有在暴跌前进行平仓、移仓,便需要在4月21日按照-37.63美元/桶的价格进行强制平仓、结算,意味着做多账户将分文不剩,甚至还将出现负资产。
今日网上传出一张美国原油2005合约的持仓明细,投资者持仓均价194.23元,持仓2万手,本金388.46万元,但是现在总体亏损超900万元,本金没了,还倒欠银行530多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大型银行都有推出原油类理财产品,在油价崩盘之下,都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其实,为了防范原油期货合约在交割日前出现非理性波动的风险,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等都在一周或10天前为投资者办理了原油期货合约的移仓,躲过了最为凶险的5月份合约。
但,中国银行却没有那么幸运,官网的一则公告,令原油宝(中国银行的个人账户原油业务)所有投资者哗然。
中国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原油宝产品的美国原油合约将参考CME官方结算价:-37.63美元/桶进行结算或移仓。
同时,中国银行表示,自4月22日起,原油宝(包括美油、英油)暂停新开仓。
意味着,在2020年5月原油期货合约崩盘、暴跌300%之时,中行的原油宝账户的美国原油合约仍未移仓,投资者持有的原油多头账户,将按照-37.63美元/桶进行结算。
从中行披露的结算价格来看,如果你通过原油宝账户中买入一张美国原油2005合约,并持有至今,不但亏光了本金,还将倒欠中行266.12元。
对此,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理论上,原油宝上所有持有多单的投资者已全部爆仓,还将倒欠银行3倍本金。
“踩雷”的中行原油宝,割在最低点
据中国银行介绍,原油宝是其面向个人客户发行的挂钩境内外原油期货合约的交易产品,包括美国原油产品、英国原油产品,分别对应的基准标的为“WTI原油期货合约”、“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
原油宝不具备杠杆效应,交易门槛很低,最少交易数量仅为1桶,并采取T+0交易的交易机制。
原油宝属于账户交易类产品,不能进行实物交割,有特定的到期日。因此每个月都需要进行到期处理,中行提供了“到期轧差”、“到期移仓”2中方式供投资者选择。
其中,到期轧差,是指期货合约到期后,若投资者账户中仍有未平仓的原油合约,中行将冻结投资者的账户,并按照原油当前的结算价格进行平仓、结算;
到期移仓,是指期货合约到期后,中行按照当期结算价对投资者持有的产品平仓后,再开仓相同数量的下个月的原油产品。
这就是中行原油宝“踩雷”的根本原因,无论是到期轧差,还是到期移仓,都是在默认在期货合约到期后进行平仓再操作。面对2020年5月的WTI原油期货的崩盘,跌至-37.63美元/桶,只能硬抗。
意味着,在4月21日,原油宝的投资者账户中仍有未平仓的多单,将按照-37.63美元/桶进行平仓,全部爆仓,且倒欠中行一大笔钱。
据报道,中国银行的客服表示,爆仓、欠款的投资者未按时补足交割款,银行有权向人民银行申请将欠款记录纳入其征信。
值得一提的是,据金融分析人士程墨表示,为了防范原油期货合约到期日发生的非理性波动风险,大部分银行的原油交易产品,都将合约到期日前一周或10天作为现货原油交易的最后交易日期。
很显然,中国银行未作出这方面的风险防范,而工行、建行的纸原油业务,分别在4月14日、15日已经基本完成了移仓,当时原油期货价格基本在21-20美元/桶之间,为投资者规避了4月20日的暴跌。
而据文华财经数据显示,4月20日,WTI原油5月期货合约报收-37.63美元/桶时,持仓量仍高达10.9万手(每手1000桶),其中7.71万手以-37.63美元/桶进行了平仓结算,负债合计高达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3亿元)。
4月21日为WTI原油5月期货合约的正式结算日,最终结算价格为10.01美元/桶,较前一日大涨超126.6%。
结合中国银行的公告来看,其原油宝的结算时间点正是4月20日,正是7.71万手中的一部分,割在最低点。
对此,中国银行刚刚回应:
原油宝产品挂钩境外原油期货,类似期货交易的操作,按照协议约定,合约到期时会在合约到期处理日,依照客户事先指定的方式,进行移仓或到期轧差处理。
对于原油宝产品,市场价格不为负值时,多头头寸不会触发强制平仓。
目前,主要参与者仍将根据交易所规则参考该结算价(-37.63美元/桶)进行结算。
但截止目前,中国银行尚未披露具体平仓、结算的数量。
暴跌前夕,疯狂抄底的投资者“买爆”原油
对国内投资者来说,直接参与原油投资有几大渠道,主要包括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原油期货、各大银行的账户原油(纸原油)业务。
其中,自2013年工商银行首次推出账户原油后,包括中行、建行、交行、民生等在内的多家银行迅速跟进,目前以工行、中行的投资者数量最大。
从各家银行的宣传资料来看,纸原油业务的目标群体主要是个人投资者,交易资金不大,只有少数投资者本金超过百万。
但由于所有纸原油产品的门槛极低,且不带杠杆,支持T+0交易,有银行品牌的背书,投资者数量增速非常迅速,用户数量巨大。
在2020年3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国内投资者的抄底情绪非常浓,不少投资者选择抄底银行“纸原油”,寄希望原油触底反弹,能大赚一笔。
据工行表示,因4月份做多的账户原油投资者过多,导致工行外汇额度达到上限,工行的账户原油多单买入,无法成交。
不少投资者抄底原油的心理是,当时原油价格已经跌破20美元/桶,比自来水都便宜,万一继续下跌,跌到0美元,亏损也能承受,如果止跌回升,上涨空间巨大。
然而,原油后续的崩盘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中国银行原油宝的投资者更是面临“本金亏完,还负债”的窘境。
(文章来源:全景财经) [点击查看原文]《吃惊金融圈!“爆雷”石油宝:本钱赔光 倒欠金融机构五百万!不久 中国银行全新答复》 相关文章推荐一:震惊金融圈!中行原油宝刷屏 一夜巨损900万 倒欠银行500万!一万元抄底最高赔4000万
来源:数据宝中行原油宝穿仓投资者倒欠银行
4月22日早上,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经该行审慎确认,20日WTI原油5月期货合约C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官方结算价-37.63美元/桶(人民币价格为-266.12元/桶)为有效价格。
同时中国银行公告称,自4月22日起暂停客户原油宝新开仓交易,这意味着,这批原油宝客户将承担油价跌成“负值”的全部损失。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批投资原油宝的做多客户已全部爆仓,还倒欠银行3倍本金。
消息一出,参与其中的投资者哗然。一位愤怒的投资者表示,中国银行原油宝设计规则或存在重大缺陷,导致投资者巨额亏损,我们打算去集体诉讼。按照一般投资人的理解,抄底实物资产,最多也就是本金亏干净,但是现在状况是,投资者不仅仅本金亏完了,还可能倒欠银行200%的本金。
比如网传的这张结算单,投资者持仓均价194.23元,持仓2万手,本金388.46万元,但是现在总体亏损超900万元,倒欠银行530多万元。中国银行已经发出通知,要求投资者补充这部分穿仓亏损。
有投资者表示,中国银行原油宝协议为跌至20%保证金时强平,为何在跌至20%时,中国银行不强平?针对这一问题,中国银行客服回应称,中国银行原油宝若为合约最后交易日,则交易时间为8:00-22:00,超过22:00银行则不会进行强平操作,而保证金是在昨晚十点后跌至20%以下的。
中国银行客服同时称,晚十点停止交易不代表晚十点开始移仓,交割价格参照当日交易所期货合约的官方结算价,北京时间凌晨2:28-2:30的均价进行结算,但原油宝具体的移仓时间没有登记。
据中国银行官网资料显示,原油宝是中国银行面向个人客户发行的挂钩境内外原油期货合约的交易产品,按照报价参考对象不同,包括美国原油产品和英国原油产品,其中,美国原油对应的基准标的为“WTI原油期货合约”,英国原油对应的基准标的为“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并均以美元(USD)和人民币(CNY)计价。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不带杠杆的5月WTI原油期货产品,不但亏完了投资者的本金,还要倒给银行钱。
相较于期货产品的高风险和高门槛性,部分投资者将目光放到了“账户原油”上。目前,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都推出了“账户原油”产品,该产品大多为个人客户提供的,采取只计份额、不提取实物能源的方式,以人民币或美元买卖能源份额的投资交易,并跟随期货原油价格波动,无任何杠杆。
此前,因原油投资火爆,工商银行多次出现因为国内客户不断买入,工商银行人民币账户多类商品(如人民币账户原油、人民币账户天然气、人民币账户大豆、人民币账户铜)和账户外汇的总交易净额已达到交易上限。但随着原油价格的剧烈波动,投资原油产品的风险开始陡增。
国内除了中国银行之外,其他开设有纸原油业务的投资机构,都成功跑路。国内的工行银行、建设银行的纸原油业务,早在4.14-4.15日就已经基本完成了换月工作,当时他们的平仓价格基本在21-20美元/桶之间。
原油跌入负值 1万元买原油可能倒赔4000万
当地时间4月20日,美国西得州轻质原油期货5月结算价收于每桶-37.63美元,盘中一度触及-40.32美元/桶,这是WTI有史以来的最低交易价格。这意味着石油贸易史上第一次出现卖方必须向买方支付购买原油期货费用的情况。
据国泰君安石化团队分析,造成这一极端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全球原油需求在疫情笼罩之下出现断崖式下跌,严重的产能过剩和日益稀少的存储空间,导致即将到期交付的原油现货成为了交易商之间“烫手山芋”一般的存在。
油价暴跌的情况下,有人抄底了,而且抄底价只有0.01元,但万万没想到,地板下面是地狱,而且是18层。据网友称,在美国原油期货跌到1分钱时候,某人买了1万块,心想着大不了就1万块不要了。小玩一下,小怡情,谁知道过了半个小时,原油期指大跌,竟然欠了4000万。很多人看不懂,我们来捋捋。
当价格是1分钱,1万元可以买100万桶油。后来价格为-40。这时你有2个选项,一是等过几天实物交割,你租船去拉回来100万桶油。二是卖掉100万桶油合约,但因为价格是-40,你要付给别人4000万才能卖掉合约。很多人因为不想也没能力去拉油,所以只能选择第二种方式,瞬间破产。唯一有一点点希望可以解套的就是再持有几天等价格变为正数,不过概率太低了。
近期资本市场活久见事件
过去的几个月,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资本市场频繁上演过山车行情,多国股市集体性触发熔断,亿万投资者为之惊愕。然而万万没想到,股市的暴跌只是序幕,国际油价历史性跌成负值、阿根廷面临破产等接踵而至,A股小伙伴正“见证”着各种历史。
活久见之一:美股10天触发熔断4次
原油市场的波动历史上绝无仅有,美股市场同样创造了历史。
3月,美股经历有史以来最动荡的一个月:10天四次熔断,3天暴涨20%。在3月9日美股今年第一次熔断后,美股跌入技术性熊市,历经11天熊市。在3月份的22个交易日内,美股三大股指基本上不是暴涨就是暴跌。
自此,网上盛传一个不断更新版本的美股五次熔断的段子——“股神”巴菲特“活久见”:
3月8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在1997年见过一次美股熔断。
3月9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两次美股熔断。
3月12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三次美股熔断。
3月16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四次美股熔断。
3月18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五次美股熔断。
巴菲特:我还是太年轻了……
活久见之二:英国食品巨头闹乌龙指,市值瞬间蒸发殆尽
在股市剧烈波动的档口,一只股票的振幅更加骇人听闻。
3月16日下午,英国上市公司英国联合食品集团股价突然闪崩,从1754英镑垂直落体到0.01英镑,随后又拉回,疑似出现乌龙指。当天收盘时,英国联合食品集团股价拉升至1739.5英镑。目前该公司股价交易恢复正常波动。
公开资料显示,英国联合食品是一家位于英国的控股公司。公司从事全球食品加工和制造以及在英国和欧洲大陆的纺织品零售。据了解,该公司是1994年在伦敦交易所上市的老牌食品加工销售企业,富时100指数成分股,是全球10大食品企业之一,亦为欧洲市值最大的五家公司之一。
活久见之三:沪深多个指数出现罕见异常
或许是传染,近期A股市场也出现了罕见的异常现象。
本周一,A股市场中多个指数出现异常,其中沪深300指数低开逾2%,中证1000指数高开逾6%,中证200指数大跌逾4%,300医药指数大跌逾16%。创业成长、300医药、新兴成指、中证医药、医药生物、细分医药等指数报价出现异常。
4月20日中午,上交所官网发布公告称,指数实时行情显示已于13时恢复正常,这是当天上交所关于指数显示的第三个公告。自此,持续半天的指数显示异常,宣布结束。
活久见之四:无力还债,阿根廷面临破产危机
全球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新冠肺炎疫情是最重要的因素。近期,更是有国家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而债务违约,被称作第一个因新冠疫情而破产的国家。
本周一,阿根廷债权人委员会(ACC)拒绝了阿根廷政府的415亿美元债务重组提案,阿根廷最早在五月就可能迎来第9次违约,阿根廷将再创历史。据阿根廷国家统计与普查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阿根廷外债达2776.48亿美元。政府开支庞大、财政赤字激增以及大幅对外举债,是阿根廷屡次爆发债务危机的重要原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成了这一次压倒阿根廷的最后一根稻草。
(文章来源:数据宝) [点击查看原文]《吃惊金融圈!“爆雷”石油宝:本钱赔光 倒欠金融机构五百万!不久 中国银行全新答复》 相关文章推荐二:
今天看新闻,很多
今天看新闻,很多
今天看新闻,很多人在中行的原油宝上血亏,不但亏光了本金,还倒欠银行很多钱。刚看到这个消息,我感到很震惊,但更多是感叹普通人做点投资真不容易,一不留神就踩雷。
这个原油宝可以理解成一个交易媒介,它的底层资产就是这两天刷遍媒体的美原油合约。很多人参与这个品种,是因为它做多做空都行,不用换外汇、开期货账户,同时零杠杆、资金门槛低。看上去很安全,也很适合小白。建行和工行也有同类产品。但设计这个产品的人有点**,别的银行的产品都移仓到下个合约了,中行可好,把主动权给了客户,让客户自己选择主动平仓或者持有到期。结果很多人都踩雷了这次“负油价”事件。很多人想**,我看挺难。人家产品设计虽然不太专业,但也谈不上完全不合理,同时,大机构设计产品不行,打官司都很行。咱普通人做投资,一定要多学点金融知识,不学太容易被坑。实在不爱学的,就太平点,低位买点ETF基金,再怎么爆雷也轮不上你。原油宝门槛这么低,我估计很多玩这个产品的,很多都是小散户,本身钱就不多,又赶上这么个倒霉事件,消费又要降级了。。。回到市场。5月的原油期货波动噩梦算是结束了,但6月的原油价格又不让人省心。昨天晚上,6月原油合约盘中最低跌到6.5美元,把美股吓够呛,跟随下跌。很多人都以为A股会跟跌。实际上A股很坚挺,早盘低开下蹲,但盘中快速拉红,比预期要强。我还是那个观点,这次**局会议措辞有所变化,未来可能会有很多政策**。股市可能在对这些潜在利好提前定价。最差的情况是,没啥利好,但相比海外,我们的疫情已经控制住了,前期反弹力度又不大,可能会有针对海外的补涨行情。所以,我对近期的市场不悲观。具体到盘面,消费股领涨。最近经常出现在文章里的鸭脖股绝味食品、奶酪股妙可蓝多涨幅明显。消费股的特点是,只要业绩稳定增长,股价后劲很强。隔一段一时间就会得到资金关注。我当时梳理这两家公司,除了基本面不错,更大的原因是这两只股票的图形太优美,拒绝跟随市场回调,上升形态良好。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