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P2P整改验收方案:未通过平台将这样处理
近日,广州金融工作局在其官网发布《广州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整改验收工作方案》,方案明确广州市将根据网贷机构业务规模(一2017年12月底待收余额为依据,以9亿待收规模进行区分)分级开展整改验收工作。
一位业内人士直言,消费金融场景风险过度集中,虚假销售套现的风险很高。
当下消费金融公司正处于消费升级的风口,场景资源已经成为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各个消费金融公司也纷纷加快新消费领域产品创新的步伐。
那么有场景就一定是安全的吗?
近日,据河南电视台报道,有不少勾机群众在手机连锁店购买手机被引导试用分期付款,手机店老板跑路,但自己却被贷款公司(实际为消费金融公司)催收还贷。
2016年10月份左右,河南省平舆县四面钟联通掌逸手机连锁店推出了一项分期付款购机的优惠活动,只需支付300元的费用,就可以拿到一部心仪的新手机。有400余群众参加了购机活动。可是到了今年3月份,这些前来购机的群众就接到了分期公司的催款电话,要求还款。
有购机群众表示,已经接到了佰仟、 马上、有用等多家分期平台的催收电话。
手机店老板薛广称,在消费金融平台借的钱他全部都打给了中佳易购网络平台,本来中佳易购承诺给他的返分红利也没有兑现,现在中佳易购把还钱停了。
事实上,上述案例中的“掌逸手机连锁店”就是消费金融平台抢占的消费场景之一。
一位业内人士直言,消费金融场景的风险过度集中,虚假销售套现的风险很高。
据一本财经报道,有一些靠医美分期骗贷的不法分子,开大巴车骗农妇去中介医院进行套现。
此前,也有媒体报道,一些教育机构租几间教室,雇几个教师办培训班,拿到金融机构发下的用户贷款后,就直接跑路,令平台和学生成为受害者。
据了解,消费金融场景的优势在于,特定的获客通道及用户借贷用途的合理性。
所以场景一直都是消费金融平台的命脉所在,各个消费金融公司也都纷纷在消费领域场景布局。目前,大众消费、医美、健康、旅游休闲、教育文化等领域都成为了消费金融公司抢占的对象。
与此同时,消费金融公司陆续推出各类特色消费信贷产品,切合年轻时尚一族的便捷消费需求。场景之战由此成为错位竞争的关键所在。
然而,在各路平台抢占场景时,一些好的场景已经被较大平台抢占,进而令其它平台要进一步深耕小微场景。但小微场景却存在着违约成本低,法律意识薄弱等问题,这正是滋生骗贷和套现的土壤。
一位业内高管表示,消费金融公司过多的依赖于合作机构的品质和信用,销售的真实性很难验证,所以所谓的场景业务本质上已经成为了“公司贷款”。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金融的场景还不能替代风控,目前,行业内的浮躁常常把占有的场景简单的做一些大数据、征信的过滤当成了“成功的信贷”。
1/1 |
![]() |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
消金行业的线下场景已经成为了一种累赘,高额的人员成本和不可预见的逾期率都是致命的问题。 反观线上的消金场景例如京东、招联这样的平台都是在自有可监控场景,避免了线下的套现产生和高额成本。
商业的手段大同小异,背景最易造假.
投资人-P2P平台-中间商家-借款人(消费者)。 就这条链子上,P2P这条链子还没完全合规,又再加一个商家这条链子上去,不掉链子才怪。
这个真是个让人喷饭的话题!
除了有场景之外还需要获取场景里的数据才行,场景只是产生了需求,放款组织需要评估这种需求的质量,京东、阿里之所以玩得转消费金融,就是因为他们不仅建立了场景,还能对场景中的交易对象进行有效分析。
两大原因:骗贷成本太低,平台体系不完善
要遇到马云我想问他个问题。为什么我用我支付买单支付时候一下子跳转到我女朋友的账户起来支付密码我按对了可是一下子闪退了
购机的那个还好吧 至少拿到了手机 其他场景,如教育那个,根本就没得到服务,亏大了
回复zero76: 任何市场都必须规范,纳入监管
分析的很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