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
前11个月“碧、恒、万”三家卖了近2万亿,销售额超5000亿元的房企增至4家,这从表面来看,主要反映以下几个现象:
房地产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了。房地产行业集中度从2016年开始,快速的集聚,规模化品牌房企大量出现,越来越多的房企走在了向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上,据报道显示:
2016年,我国TOP前100房企的集中度为44.8%;到了2017年,集中度已经达到55.5%;而截止2018年11月的时候,这个数据是67.2%;这个数据告诉我们,2019年结束时候,一定会超越2018年的67.2%的数据,TOP级房企的规模化越来越大。
所有房企都在追求规模化。现在全国的开发商房企,都在努力的追求规模化,为什么大家都要规模化?因为只有
规模化:你才有机会拿到便宜的土地、优质的土地;
规模化:才有机会融到便宜的资金;
规模化:才能找到更多优质的合作商;
规模化:才能拿到更便宜优质的供应商和产品链;
规模化:才有机会继续生存,才不会被快速干趴下;
规模化:才有更多的主动权,而不是被动的妥协和被市场压缩、被竞争对手挤压。
所以,现在很多房开企业,不得不被市场逼着去规模化,不得不去拼命的想要做大规模。
规模化是把双刃剑,玩好玩死都很容易。当越来越多的房企去追求规模化的时候,势必要跟上还有一个动作,衍生一个新的行业发展追求,那就是“快周转”,而碧桂园正是靠“快周转”快速实现规模扩张、快速夯实行业老大的位置的。
但是不管是规模化的追求,还是快周转来实现,都是一把双刃剑:
规模化和快周转:对于团队管理要去非常严格,“投、融、运、建、销、结、转、存”开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影响全盘大局计划完成情况;
规模化和快周转:对于资金的要求非常高,一个项目出现资金回款超过计划,就很有可能影响全局资金链的安全;
规模化和快周转:对于建筑物的质量和品质也是严峻的考验,超物理规律的快,势必导致一些不良事件不断发生。
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小型房企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随着行业规模化和集中度的越来越高,行业前100的房企,完成了整个行业90000多家房企总共开发和销售金额的近7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剩下的90000多家房企只有30%多的市场份额。
小型开发商开发成本越来越高、融资成本越来越高、市场话语权越来越少、影响力越来越低、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难怪有行业大佬在会上说:
在接下来的3-5年内,大量中小房企将消失。在这样的行业发展背景下,老百姓买房更要谨慎选择开发商。在这样的行业发展背景下,我们老百姓买房更要非常的谨慎,在选择开发商的时候,小开发商你要考虑他们是否会有资金困难、是否会有项目烂尾的可能?
而选择知名大开发商,也并不就代表了安全和可靠,因为你也要注意他们是否是特别追求快周转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是否值得我们放心?
以上是我的解答,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