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自己选过冬平台的技巧:
1、首先从平台背景分析,自融的平台往往会注重背景的夸大,比如国资,上市,这些背景有着很好的宣传价值,对于投资人来说,是值得信任的。但是这些国资,上市公司的公司对于资金的需求是比较饥渴的,而且往往是一些朝阳性的产业,比如说房地产,煤炭产业链,钢材或者传统制造业,遇到这些的时候,我们就要多个心眼,谨慎行事了,而且现在的国资系背景已经明码标价,直接买卖了
,所以国资系,上市系,也不要太过相信了。
2、资金杠杆率显著升高,这个需要大家花点心思去算一下。一般资金杠杆率等于待收金额除于风险准备金或注册资本金,若平台进行自融的时候,待收金额升高但风险准备金或注册资本金不变,分子变大而分母不变,杠杆率就会不断升高。
3、待收金额不断升高。不同的P2P平台风控手段不一样,种类也多,但调查它的风险准备金或注册资本金的变化是很主要的量化指标,通常平台获利至少不亏本情况都会想扩展规模然后逐步添加风险准备金或注册资本金,而平台自融所需资金量不断但其自身是无法或很少获利的,风险准备金或注册资本难以添加的。
4、从标的上分析,自融平台一般都有两个主要特征:利率高和期限短。而且标的信息不透明,模棱两可,缺乏实质性内容,它本身就不是真正的借款何来真实详尽的借款资料,甚至出现拷贝的情况,同时在短时间内发布大量的大额借款和等额小标,若你投的平台出现这种现象,这个时候你你就多加留意了。
5、从借款人上看猫腻,自融平台一般借款人数少且人均借款额度大,同一个借款人反复出现,这情况在以往因自融而雷的平台案例中就出现过。
6、是否有资金托管或银行存管,目前来说实现银行资金存管的平台不是很多,很多都是刚刚谈了个协议,就说自己已经实现银行存管,大多数的平台还是第三方支付托管。做资金托管是为了让投资人的资金与平台的资金分开,防止平台自融和挪用资金的可能。要注意,无论第三方托管还是银行存管,只是保证资金的安全,并不能杜绝平台虚假标情况。一个既没托管又没存管的平台,其自融跑路的风险就比较高,投资人遇到这种平台一定要小心谨慎。
7、从一个平台的风控管理体系去观察,是否有自己的大数据中心,是否有完善的催收手段,确保借出去的钱可以收的回来。观察平台的逾期率。
8、最后我一般会看平台的拆标现象严不严重,现在大部分平台的高额标大多全部采取拆标错配的做法,这样才能有很多的新手标,短期标,按一般道理来说,我借钱不会想着借1个月就给这么高的手续费等等费用,拆标过于严重,万一投资人无法偿还本息,这笔钱很难收回,即使有风险准备金,心里也还是虚。
http://bbs.wdzj.com/thread-87433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