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有媒体报道美股上市平台点牛金融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被上海浦东公安分局立案。(见下图) 上个月,我们关注过点牛金融逾期后搬家,运营几乎停摆,如今刚过去不到一个月,平台形势持续恶化,也终于被立案。 上次我们提到,点牛金融在5月份逾期后向投资人表示,董事长的重点工作是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纳斯达克交易所提交审核发行2000万美元可转债,资金将用于投资人兑付。 然而截至上一个美股交易日(美东时间8月9日)收盘,点牛金融股价已从7月19日的2.69美元跌至0.63美元,甚至只有历史最高点13.56美元的零头,公司市值也已缩水至970万美元。 (股价走势) 股票面临退市危机,平台也丧失兑付能力,2000万美元已超过公司总市值的2倍,这种质量的“债”有谁会买呢? 6月19日,点牛金融还曾发布公告宣布其可能会以一项或多项发行的方式,单独出售总额高达5000万美元的普通股、优先股、购买普通股或优先股的债务证券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股权认证。 此外,点牛金融还表示通过股票定增的方式向美国SEC递交F3申请,将再向美国投资机构定向增发流通股,总金额预计3000万美元。 无论哪种募资方式,对于市值不到1000万美元的点牛金融来说都更像是画饼。 点牛金融搬家后,第一时间聘请了专业团队推出3个兑付方案:一、债转股;二、4年时间催收兑付;三、4年时间债转物。 对于债转股,有投资人表示,点牛金融“外包”团队声称可以通过老虎证券将股权转入投资人名下,投资人向老虎证券客服求证,但被告知并不支持此操作。 投资人还表示,老虎证券客服甚至专门打电话通知客户不要上当受骗。 (投资人公开通话录音) 对于催收方案,平台开创性地设置了一年催收期和三年兑付期,兑付资金仅限本金,且催收期内不进行兑付。 (兑付方案) 据公开资料,点牛金融的车贷借款期限集中在3-6个月,但平台却在第一年完全不给兑付,且整个兑付周期长达4年,很明显,点牛金融在有意拖延时间。 方案三债转物本质上与上述催收方案一样,也是四年期限,而且其他平台经验告诉我们,债转物往往更不靠谱。 平台资金紧缺,涉嫌截留还款 根据点牛金融2018年报,公司账户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16年底737.9万美元降至2017年底545.7万美元,直到2018年底仅剩293.4万美元。 另外点牛金融已连续两年亏损且2018年亏损高达353.7万美元,因此账上这些钱恐怕不够平台运营太长时间。 年报中还提到,CEO曾而新确认将亲自为公司提供必要的财务支持,以确保公司有足够的流动资金用于未来的业务运营。 但是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曾而新对此有进一步公开表态。 同时考虑到平台短期标占比较大,因此在第一年会有一定的催回资金,然而点牛金融的兑付方案二和方案三均表示第一年不予兑付。 因此我们推测,点牛金融在账上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涉嫌截留还款用于平台运营或者其他目的。 搬家更像跑路,大股东久未露面 点牛金融搬家后在门口张贴的《点牛金融办公室变更公告》提到:“部分不理性投资人威胁以报案及上门恶意骚扰等其他极端手段干扰平台正常运营。同时投资人多次报案,造成相关领导部门的管理压力。” 据网贷之家报道,这个搬家理由与事实存在出入。 网贷之家在位于浦东新区康桥路的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经侦支队接待大厅现场获悉,截至7月22日,仅当天下午有一名出借人向经侦支队提交了报案相关材料,时间已经是在办公室变更公告贴出之后。 另外,国际金融报记者于7月25日分别联系了陆家嘴派出所和浦东经侦,对方均不知点牛金融的去向。而陆家嘴派出所的民警对记者表示,公安已经关注到点牛金融的相关案件,正在研究。 点牛金融搬家后几乎彻底从公众面前消失,而至今平台CEO曾而新和大股东刘晓辉均未公开露面或发表相关公告。 官方群里客服提到的杨总也不在平台披露的高管名单中,更像是背锅侠。 (官方群对话) 另据媒体报道,点牛金融大股东刘晓辉早已多日未进公司,2018年底他的朋友圈照片显示其正在美国游玩。值得一提的是,刘晓辉个人简历显示,其曾在雷台善林金融任职。 目前来看,点牛金融的兑付方案套路满满,股东、高管更是人间蒸发,平台几乎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 7月底,国际金融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陆续有点牛金融投资人到辖区公安机关报案。 浦东经侦方面也表示,“有点牛金融的案件,刚刚受理”,建议投资人带好合同、交易凭证、身份证去报案。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