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号称由中国人民银行等国家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文件在网上流传,据了解,该网传《通知》内容正式明确了整改实施阶段应最迟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对个别从业机构情况特别复杂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整改期最长可延至2年。
以下是老祝对这个文件的解读,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一、整治期延长,说明了整改的力度、范围都在加码
严控金融风险,是今年的主基调。4月25日,习总书记在主持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六项任务,其中提到“重点针对金融市场和互联网金融开展全面摸排和查处”。这已经预示着针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排查和清理整顿,将会进一步地增强。本次的《通知》实际上就是贯彻了这一指示。
如今的延期,则说明整治要更细、要更全面,大大小小的互金企业都要一一排查,而且光有计划、方案和行动还不够,要把存量也清理了。原本有些平台以为挨过这一阵的整顿风暴就好了,现在看来,不彻彻底底地拥抱监管,是肯定过不了关的了。
二、整治期延长,说明了备案等工作都将延期
《通知》提到了“要做好严格准入或备案管理。凡从事互联网金融活动,必须依法接受准入或备案管理。”
很多投资者都关心平台银行存管、ICP之类,实际上,这些都不是关键。
真正关系网贷平台生死的,就是备案!
从目前形势看看,备案的前提就是要完成整改,而整治的时间又延长了,那么备案的相关工作启动,也必然延迟。
三、整治期延长,也说明对清理的时限做了强力划定
这是非常严厉的口吻。
整改期限结束时,没有完成不合规事项调整的,也将同样面临被停业的处置。
所以,平台千万不要乐观地以为,整改延期了,很多事情可以缓一缓了,大标可以再发一段时间了、债权打包售卖可以继续了......
新增违规越多,面临的出局风险也越大!
四、整治期限延迟,也意味着行业乱象的局面还将继续延续
那么行业中的问题平台将大量地、快速地被自动清理出局。
因为普通的投资者将会自发地远离这些无法完成备案的平台。没有了资金流入,这些平台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但在整治延期的局面下,如前已述,备案等一系列工作都要服从于整体的节奏,实际上也给了那些自融平台、诈骗平台一年的残喘时间。所谓银行存管、国资背景,都可能被问题平台利用,投资者需要擦亮眼!
由此看出,P2P要恢复行业声誉,走入良性发展轨道,仍需时日。
作者 老祝 微信公众号 老祝说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