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里个浪,今儿个之家哥提前来报道了,等下要去“湿身之旅”了,小伙伴们表嫉妒昂!话说周二之家哥被网友骂了呢,讲真,咱们“神吐槽”的定位就是让智慧、搞笑、脑回路清奇之家友上墙,只要你敢吐槽,之家哥就敢把你拍扁挂出来,热烈欢迎扔砖!不喜欢的旁友请带上你的键盘出门右拐不送,毕竟和气才能生财嘛,咱们之家友也需要个大树洞,请别破坏气氛!(傲娇脸)![]() 好惹,吐槽开始!P2P限额令“压倒”一片借款人。不过天下之势木有永恒这件事,最近有消息称限额令可能会调整,额度放大,之家的骚年们得知此喜大普奔,然鹅之家哥认为,单身汪要借款作甚,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当然,你们开心就好! @放贷大王:网贷行业参考非吸罪20万和100万的标准确定限额标准,完全是毫无逻辑的,荒谬的;既然政府承认网贷行业为传统金融行业的有益补充,那么P2P就是合法行业,合法机构。借款人来借钱,超过20万或100万,你又以非吸罪定罪,这其中的逻辑我是不懂。 @dnvzh:放贷大王,高见!中国官爷是为人民币服务的,而且是把屁股当脑袋来决策,拍屁股想出来的限额令和存管行属地化!一套房值三百多万,只能借二十万,五个平台也只能借到一百万,行得通吗?存管行属地化,现在是互联网互联互通时代,这不是开历史倒车吗?干脆借款人也属地化更好监管,还可便于上门查证平台是否有假标、超额标! @一耶语录:监管无章法,注定成空文。 @用户6666820222:限额逻辑简单粗暴,有足额抵押物,额度大一点也坏不了,XX信用贷额度再小也是坏账。 @用户6664304848:限额会遏制行业更多风险——请问,如何才能做大做强!这不叫监管,这叫扼杀! @股民老唐:就算不起作用,也要发出声音:监管的这类条款,不能起到减小风险的作用,让人猜测是为了维护银行利益。 @秀财:我就一个问题,一个三线城市的20万和北上广深的20万作用能相比么?监管如果不能根据属地来,那最终的定稿也会显得非常鸡肋。 @素颜天使:监管规定摆在面前,为了平台的合规检查,一些平台暗度陈仓,将大标通过金交所进行拆标,变成符合规定的小标再进行交易。有的平台干脆将大标剥离平台,转移至线下或者内部系统交易。 @王晓峰:监管要对金融实行控制,需要把P2P握在手中。所以决策决不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一切都是为了方便监管,不出幺蛾子。 @哪里有坑哪里有人:讲道理,这个限额是真的蠢,个人20W无所厚非,企业100W能干吗?监管部门不识人间烟火到这种程度么? @用户6665914180:限额过小,各平台都不在意了。有些象限塑令,现在谁还在意塑料袋了,只是多收钱了。 关于互金整改延期这事儿还没个实锤,投资人紧张,平台更是紧张啊,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监管层,千呼万唤就是不出来的政策,你让P2P咋整是好! @zj788888:千呼万唤也出不来。 @用户6665084229:其实延长的目的在于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季峰:言而无信,纵容。让积极行动的人,去冲更多的困难。还总给等待转机,心怀叵测的人留无限的机会。 @a69975568:网贷比想象的复杂,不延期的话,一下子打得行业半死了。 @这个名字很响亮:延期问题有好有坏,好的说明政府还是会考虑市场,不会一刀切,拍脑袋办事,坏的说明水很深,问题根源很复杂。 @用户6666777152:多么高兴的事啊,你又可以多撸一年! @飘零孤雁:延迟是可以的,关键是监管的内容要明确化、合理化,要让合规的平台尽早备案,合规一家,备案一家。 @用户6665914180:延期是意料之中的事,现在的平台,不延期都会死。P2P与90年代的基金会一样,坏帐太多,只好国家垫款强制关停。 @哪里有坑哪里有人:和江湖的套路九出十三归很像啊!!!!!可以的,很牛。 @一枚穷鬼:这样的平台不担任何风险,稳赚不赔呀。拍拍贷好牛逼! @一耶语录:拍拍脑袋就贷了,拍拍屁股就赖了。 @衡阳曲兰镇:谁叫你们逾期,做人要讲诚信,好借好还,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了,你们借钱逾期不还,那出借人怎么办,就连出借人也会跟你,和你的亲朋好友联系,平台收砍头息,也不算怪事,对平台减少风险,借款之前要咨询清楚。 @放贷大王:2014年7月8日,拍拍贷张俊在某金融论坛放言,90%的P2P平台会死掉,原因是“你的用户在你平台上承担了30%、40%的成本,那是不可长久”,但是按照到手2180,等额本息12期共偿还2800计算,该用户在拍拍贷的借贷成本接近49%,这是不是说拍拍贷也是张老板所说的90%之一呢? @用户6666492430:借2500得2180,所以2500连本带利就都不还款了?这是据理力争?这是老赖不要face! @huangshanli:借钱不还在先,不能怪平台的崔收手段,又不是暴力崔收。谁叫你赖账不讲信用。 @用户6667682144:网贷的借款都这样,所以承受不了这样的结果最好不要去网贷借钱! 讲真,银行理财收益率在蹭蹭蹭飙车,这是要抢P2P生意的节奏咩?大家都是出来混的,何必着急相爱相杀呢? @用户6668674865:我现在都开始慢慢转向银行理财了,P2P不再增加投资了,虽说P2P的收益是高一些,但风险却高得更多,即风险跟收益不匹配。不过有些大的P2P平台还是不错的,会一直配置一些资金。 @用户6668674865:最近我投资的好几个平台都明里暗里的加息,或者发加息券,写文章的人根本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投资人,完全忽视投资人的感受。 @a69975568:很明显,监管使得新投资者增长减慢,而老投资者就集中到大平台了。 @用户6664324164:平台降息后果是投资人大量撤离,转向安全系数更高的银行理财,对平台客户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如果平台利息没有增加,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提高,势必造成投资人大量流失的现象,造成的影响是不可挽回的,多年来聚拢来的客户资源会逐步散去,P2P平台那时后悔已晚了。 @用户6661698848:最直观的的感受是在投的几个平台最近满标都变慢了,而且多数平台出台了加息和返现的政策来吸引投资。这就是现状,作者的文章需要增加一下最新数据再分析了。 @用户6668268331:我现在都开始慢慢转向银行理财了,P2P不再增加投资了,虽说P2P的收益是高一些,但风险却高得更多,即风险跟收益不匹配。不过有些大的P2P平台还是不错的,会一直配置一些资金。 @放贷大王:发现2016年7月开始至2017年2月满标效率下降的平台数量均大于满标效率上升的平台数量,这也说明更多的平台人气并没有下降。---这逻辑不通啊!既然说满标慢的平台比满标快的平台数量多,那应该是更多的平台人气下降了。 以上吐槽之家友们看得过瘾不?不行你们就自己上啊,来来来,留言区拍砖,之家哥给你们上墙!嗯哼,这周就酱,之家哥跟小姐姐去小树林~散步去!咱们下周一贱! |
说点什么...